美移首页 > 移民攻略 > 移民故事|15.世界那么大,我偏不走寻常路——WHV转190的移民分享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红绿姐,我以前在上海工作,16年的时候抢到了WorkingHoliday的名额,在17年2月的时候辞职,来澳洲打工度假。
我当初其实只是想把这一年当做纯粹的gap year,比如说环澳旅行打工。机缘巧合之下,在我出发前的2到3个星期,我知道了堪培拉州担保这条路,当时就想着过来试一下,因为首次来到堪培拉政策是比较利好和优惠的。那我就想与其在外州浪费时间,比如说玩和打工,然后再去堪培拉完全是自寻死路,因为政策的优待性会降低很多,所以当时我是飞悉尼,在悉尼待了大概三到四天,我就直接坐大巴来了堪培拉。
我记得我前两天晚上还是住的YHA,我是17年3月的最后一天到的堪培拉,那个时候堪培拉是秋天。我刚来的时候非常惨,一个人都不认识。找房子也不知道该在哪里找,我带着两个大箱子住在青旅,当时就觉得很忧伤,不知道未来该怎么办。
后来还好,在来堪培拉之前我在群里认识了一个小伙伴,现在我们关系也很好,现在他也已经拿到PR了。他当时比我早三天来堪培拉,他也是从悉尼过来的,他热心的给我推荐在堪培拉哪里可以租房。要说我当时的运气也算是比较好了,只住了两个晚上的青旅就找到了房子。
打工度假的新体验
我不算是一个非常循规蹈矩的人,我是受了我一个关系很好的学弟的影响,他比我早一年去墨尔本,working holiday 了一年,我当时在上海上班感觉不是很开心,觉得自己前途渺茫。而且在上海我也买不起房,我感觉上海不会是我这辈子的归属城市。
我不是那种能抗压的人,也许当时选择打工度假有一丝逃避的意味在里面,加之觉得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用考虑买房结婚生孩子的压力也挺好的,所以我就决定抢一个名额。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个签证非常难抢,那这样看来,我运气也挺好的。
当时我是找中介帮我抢的名额,我的中介对我说有百分之百的成功率,抢不到就退款,所以我当时就很放心的把抢名额的事情交给了中介。那一天我正常去上班了,却发现那一天刚好是官网系统改版,所有中介的抢名额程序都失灵了,我的中介一直失踪,也不回我的消息。那我就想着自己试一下,我没想到我在公司就拿着移动4G的网络,没有用VPN,就拿手机刷出了名额,当时我就觉得也许我是命中注定要去澳洲的吧。
在出发之前,我也有在微博、微信公众号上看过很多前辈关于whv的分享,当时我就觉得这些前辈分享的信息都挺有用的,不过我也感觉他们的生活虽然看上去很精彩,其实也是痛并快乐着。当时我觉得反正也只有一年,我也来体验一下这不同的一年好了,因为在上海坐办公室过循规蹈矩的生活是一年,出来干不同的工作,体验不同的人生也是一年。包括后来办签证、考英语,我都算比较顺利,最后我在17年3月底登陆了。
登陆之后我才发现,打工度假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光鲜,一个人在国外,所有的事情都只能靠自己去处理,特别是在一个非母语的国家,从最开始的申请签证,到登陆,到找工作,办银行卡,找房,都要你自己一个人去解决。说实话,真的挺累的,那段时间我的压力也挺大的,花着家里面的钱去买什么东西也都要乘以五,真的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光鲜。
后面我的房子定了之后我就开始找工作。每个人的打工度假都是不同的故事,我身边有朋友去农场,去餐馆、去工厂、肉厂、还有当咖啡师的,也有找到office工作的,做会计的,我身边很多人的打工度假都挺精彩的。
跟国内比起来,新西兰的生活似乎有更多的可能性。在国内大家都觉得你大学毕业之后就应该去找一个好的公司,一个好的工作,一步一步往上爬。而在澳洲,并不是说你读了一个好的学校,拿了一个高的学历,你就可以找到一个特别好的工作。在澳洲,没有职业歧视,你在餐馆端盘子比坐办公室的公务员赚的还要多。我也有一些公务员朋友,他们真的是非常闲,下班会去餐馆送外卖、端盘子,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所以澳洲更加包容,不会像国内会有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不会觉得一个人就应该怎么样。
我在拿打工度假签证的时候,我自己也干过销售,中间也有去餐馆打过工,大多数时间都在干销售,所以这一年的打工度假相对来说是比较单一的。堪培拉这边是政治中心,不像昆士兰这些地方,会提供很多给WHV的工作机会,相对来说,堪培拉的人口比较少,工作机会也比较少,所以能找到的工作类型比较单一。其实我本来是想多体验一些我之前在国内没有机会去做的工作,有时候我挺羡慕在其他州工作的小伙伴的,觉得有一份新的体验挺不错的。
申请190州担保的契机和过程
我15年读完master,16年工作了大半年的时候,我觉得我不是很喜欢国内的大环境,我是一个喜欢简单生活的人,我不太喜欢很复杂的人际关系,或者国内的加班文化。我觉得人活着这一辈子,开心最重要,加上我不是很想继续待在上海,综合考虑下来,我觉得国外相对比较简单的生活可能会更适合我。
我以前也出过很多次国,不过不像在澳洲这样长期生活,在来之前我也觉得很忐忑,其实我也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这边,是不是真的适应这边。不过我一想大不了搏一把,如果不喜欢,也只不过耽误了一年不到的时间,我也可以继续回国,或者说还有其他的可能性,我并不是想把路堵死,对我来说并不是只有移民堪培拉这一条路。
当时我的政策还算宽松,最难的应该算是考英语,14年年底之后我就基本没怎么碰过英语了,因为14年年底我的课程就结束了,长时间不用英语,已经忘了很多东西,不在学习的环境中,想捡起英语也不容易。当时的我就只有逼自己,既然决定了这条路,就要对自己狠一点。
我当时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考了两次英语,第一次其他都过了,阅读差一分,第二次就全过了。我考的是PTE。澳洲这边的移民政策是EOI的打分制,也就是说你的年龄、学历、澳洲读书经历、英语成绩、证书,还有其他的一些东西都是可以加分的。我当时第二次考的PTE四个7,等同于雅思四个7,我没有考雅思是因为雅思真的比较难,我觉得我写作可能过不了,我现在想想,真的挺感谢PTE学校的那些老师,经常晚上十一二点我让老师帮我改作文,他们都毫无怨言的帮我改。
只要英语考过之后,剩下的都相对来说比较好办,无非就是职业评估,这边工作的一些条件,比如说合同、工资单什么的,这些东西都需要自己去跟老板斗智斗勇,当时由于我的拖延症,耽误了两个多月交材料,所以我的PR被延到了今年的五月,如果我当时早点交材料,就不会被后来的政策影响,我应该去年11月份就可以拿到PR,不过现在已经拿到也没有什么关系了,可以说是好事多磨吧。
之后我也一直跟想要申请190的朋友说,速度一定要快,因为做政府担保这个东西,现在澳洲的整个移民政策是在缩紧的,我觉得可能是在效仿美国,美国开始缩紧移民政策,美国的小弟们也开始把移民政策缩紧,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在6月底"澳洲移民"局才出了一个新政,你要交PR的材料,EOI分数至少需要65分以上,如果这个政策放在我当时,我就废了。
怎么说呢,移民这个东西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吧,你得有实力,比如说考英语,虽然说PTE要比考雅思容易,但也不是容易到每个人随便看看书就能够考出来,还是需要自己花时间和精力去做题、背单词。运气的话,我当时去的时候政策是比较好的,虽然后面我被新改的政策有波及到,也还好就只是晚了几个月拿到PR,不像现在政策可能会缩得很紧。
总之,想要移民澳洲和新西兰,越早交材料越好。我身边也有因为拖延症现在处于比较被动状态的小伙伴。
现在的生活和对未来的规划
很多人会问我拿了PR之后是什么感觉,或者说生活有什么变化,其实说实话,真的没有什么变化,无非就是拿到了澳洲的全民医保卡,看病通过公立系统,基本上不用花一分钱。虽然我们经常吐槽公立系统慢,但不花钱还是很不错的。在澳洲你的两三个检查需要提前四五天甚至一周去预约,预约之后还要再等几天才能拿到报告,你还要见你的全科医生,可能还要再耽误几天。所以总有人说,在这边生病不是等好就是等死。
澳洲的福利真的特别好,我现在是单身状态,只能享受全民医疗免费的福利,但是这边的全民医疗福利不包括牙齿和眼睛,所以我一般都是回国看牙齿,眼睛的话医疗福利一年可以有一次验光,大概50刀。我去验过一次光,他们都很认真也很专业,跟国内普通眼镜店验光走流程是完全不在一个档次的。这些都是我生活在澳洲比较直观的感受,不是特别怕生病了,因为至少看病是免费的。其他在我目前看来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像拿PR之后生小孩可以领补贴和福利,这些都离我还比较远,比较大的变化就是从刚开始来这个国家的时候有一种局外人的感觉,拿了身份过后对这个国家更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我妈有时候也嘲笑我,说我有时候会说自己是澳洲人。其实我感觉自己现在还没有完全结束打工度假的感觉,我也有做1-2份的兼职,因为第一这边的全职不是很好找,第二是我本身不太想做全职,因为做了之后没有那么自由。不过我也没有正经的开始重新找工作。前段时间我才回了国,又去了昆士兰玩,现在才刚回堪培拉没多久,所以现在我也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变化,如果硬要说变化的话,大概就是认同感、归属感和安全感吧。
我对未来的规划就是买房买车,在这边安置下来,找个工作,过自己喜欢的简单的生活。这次回国我就感觉我在国内的朋友好辛苦,不管12345线城市,都有很奇怪的加班文化。别人没有走,就算你事情做完了也不能走的那种感觉真的很不好。我觉得如果下班之后的时间都不是你自己的,这种生活太累了。所以我还是更倾向于在这边生活和工作。
对想移民的WHVer的一些建议
移民不是适合每一个人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像我个人的话会比较喜欢国外这种简单甚至是有点无聊的生活,我在国内也不是天天去酒吧、夜店,天天在外面浪的人,我浪的方式无非就是出去旅游。但我身边也有很多国内的夜店咖,他们就觉得澳洲太无聊了,这边的夜店确实也很土,跟国内真的没有办法比。其实我是一个真的很新的新移民,我从登陆澳洲到现在才一年多的时间,我拿PR也才两个月。
如果要说建议的话。第一,移民前综合考虑你自身的各种情况,弄清楚你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走这条路。国外的生活不见得每个人都喜欢,也不见得每个人都会适应,我看这边也有些朋友受不了这边的无聊生活跑回国,绿卡直接不要了。
第二,我个人觉得如果自己的事业在国内有了根基,而且比较成熟的朋友,甚至是已经有了家庭和小孩的朋友,如果你们为了小孩想移民出发点是好的。国外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还有人文环境来说是更适合小孩成长的。毕竟没有那么大压力,食物、空气、水也是比较好的。
我也有见过很多丈夫在国内搞事业,老婆带着小孩在这边,他们一年也就见个一到三次,那如果小朋友在成长过程中缺失了父母任何一方的陪伴,也是挺遗憾的一件事情。我们家有一个亲戚,当时他们想移民加拿大,他们申请的好像是加拿大的省政府提名,他们已经交了几十万的钱,最后就是因为觉得小孩的成长不能缺失爸爸的陪伴,全部都放弃了。我是92年的,那个时候才毕业两年,也没有工作多久,加之自己的事业在国内发展得也并不是特别好,所以对我来说舍弃当时的那些东西不算太难,但我还是建议想移民的人综合考虑权衡一下。就我身边的人来说,想移民的大部分都是女孩子,男生还是比较喜欢国内相对来说更加精彩的生活,所以真的建议大家考虑清楚,并不是说国外的月亮就要圆一些。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敢开口说当地的语音。作为一个新移民,不要一味的去融入西方的文化。像澳洲这样的移民国家更多的讲究兼容并包吧,不是说新移民要去融入当地白人的文化,我觉得各种文化兼容并包,才是一个移民国家应该有的正常的形态。
我最近才看了一篇文章,说最近几年澳洲新移民数量排名第一的是印度人,第二是中国大陆人,第三是英格兰人。从前三的数据来看,印度人和英格兰人都是会讲英语的。虽然我们总是嘲笑印度人的英语口音很重,但他们其实讲得很好,很多白人也是能听懂的。所以对中国人来说,在英语方面有比较大的劣势,作为中国人,你就算英语说得再好,也比不过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如果你是一个性格比较外向的人,可能比较适合在国外生活,因为很多中国人在国外待了几年英语真的没有什么进步。在国外留学,如果学的是热门一点的专业,那很可能你的同学都是中国人,包括你的老师也都是中国人,那你的生活圈子都是在说中文,你就没有很多说英文的机会。
就我个人来说,不是很擅长干端盘子这种活,综合考虑下来去做销售应该是比较适合我的,我的英语底子还算将就,而且我敢讲英语,我不怕讲错被别人嘲笑,我的性格也算比较外向,所以跟人沟通交流问题不大。综合考虑下来,我当时觉得做销售无论是对我的职业规划还是今后的生活都是会有帮助的。所以我建议新移民不管去到哪个国家,你一定要勇敢的去和别人交流,敢开口说那个国家当地的语言。就像我刚才说的,不是要你在文化上去融入,而是要你在语言上去沟通交流
第四,希望中国人在国外更能更加团结一些,我在国外的这一年多受到了很多朋友的帮助,心里还是很感激的,但是我觉得中国人在国外还可以再更团结一些,多团结一些总是好事。中国人在国外也不要怕事,不能惹事,但是不要怕事。
我感觉印度人和一些心眼不太好的白人他们总觉得中国人比较好欺负,首先中国人的英语没有他们讲得好,而且中国人怕麻烦,怕惹事,所以有时候中国人受了欺负就会忍者,不会去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久而久之,别人就会觉得中国人很软弱。我觉得如果你的正当权益在国外收到了侵犯,你一定要站出来捍卫你的正当权益,这一点真的很重要,我当时在澳洲也有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我当时有报过警,然后去找法律援助,然后那个人都有点怕我了,觉得我和他以前欺负的中国人不太一样。
最后我想说,在申请移民或者学习的过程中也不要忘了适当放松,work hard ,play hard算是我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座右铭。今天的分享差不多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相关问答
据澳大利亚统计局最新报告发布,数据显示澳大利亚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出生在海外。截至2019年6月30日,移民群体的分布体现出英国裔数量仍处在澳洲移民第一位,共有98万人,澳大利亚华人的数量一直在增加,目前的人口是67.7万人,排在第二位。每日电讯报预测,根据现在的趋势,澳大利亚华人将在未来几年内问鼎榜首。 目前澳大利亚华人聚居最多的5大城市是: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珀斯、阿德莱德等。这5个城市是澳洲移民最喜欢的地方,自然也是华人聚集地了。 在澳洲生活的华人还是相当幸福的,地广人稀,自然环境良好的澳洲,尤其是空气质量非常好,多次获得全球环境绩效指标得分榜第一,想想在澳洲呼吸的每一口空气,是全球最奢侈、最顶级的空气,而生活在澳洲这个连续七年被评为全球最宜居城市,会有一种幸福感和满足感。
近期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澳大利亚房价也有所波动,据《澳大利亚金融评论》(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报道,墨尔本和悉尼的高端房产市场呈下降趋势。那么很多人会问,澳洲买房移民靠谱吗?很多国家的确是可以直接在当地买房就能移民的情况,例如常见的西班牙、希腊等,但是对于澳洲来说,如果你只是想通过买房去移民澳洲,那么是不行的,你必须要要具备其他的移民条件才行。 如果想去澳洲,与其选择不靠谱的买房移民,还不如了解一下澳洲投资移民项目,投资移民是最简单申请通过率最高的方式。
澳大利亚以其高质量的生活水平、优越的经商环境、公平的移民政策、良好的教育设施以及宜居的生活环境等优势深深地吸引着各国移民,尤其是中国人。澳洲作为一个移民大国,移民政策已经相对成熟完善。目前澳大利亚移民方式大致可以划分为四类。 一、商业投资移民:适合有钱任性的高净值人士 二、雇主担保移民 :适合国内那些工作后想移民澳洲的中产阶级 三、技术移民:适合那些高学历,年轻,英语能力,职业技术过硬的人 四、家庭团聚移民 :适合子女是澳洲公民,父母想移民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