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766-791
在线咨询
APP
公众号
加移民群
咨询热线
置顶
密码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
:
选择国家
  • 美国
  • 加拿大
  • 澳大利亚
  • 新西兰
  • 瓦努阿图
  • 葡萄牙
  • 西班牙
  • 希腊
  • 马耳他
  • 塞浦路斯
  • 圣基茨
  • 安提瓜
  • 多米尼克
  • 格林纳达
  • 圣卢西亚
  • 爱尔兰
  • 马来西亚
  • 中国香港
  • 菲律宾
  • 土耳其
  • 英国
  • 新加坡
  • 黑山
  • 中国澳门
移民类型
  • 投资移民
  • 技术移民
  • 商业移民
  • 杰出人才
  • 留学生移民
  • 家属团聚
  • 雇主担保
  • 居留签证
158****8350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38****7918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39****2747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91****7401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34****0580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66****2786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50****6026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37****1990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82****3806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59****0398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58****8350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38****7918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39****2747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91****7401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34****0580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66****2786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50****6026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37****1990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82****3806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59****0398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58****8350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38****7918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39****2747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91****7401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34****0580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66****2786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50****6026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37****1990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82****3806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59****0398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58****8350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38****7918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39****2747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91****7401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34****0580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66****2786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50****6026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37****1990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82****3806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59****0398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 移民故事|151.移民,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Joanna澳洲生活体验分享
    大家好!我是Joanna,因为三个孩子的名字里都取了墨尔本的墨字,所以我在抖音上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墨墨墨妈育儿,那后来大家就开始叫我墨妈。我生活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全职在家7年,一边照顾孩子,一边追逐着自己的梦想,一直没有停下过脚步。今年是我在墨尔本生活的第14年,我在这里完成了学业,找到了工作,结婚生了孩子,也曾经跟朋友一起创过业。今天我将在这里跟大家聊聊一个十八线小城市的女孩在澳大利亚的14年。2007年,我22岁。独自一个人踏上了一段异国求学的道路。刚到墨尔本的日子比想象中美好。因为提前做了很多功课,所以很快适应了新的生活。我很享受每天早晨和当地人一起挤火车,听他们聊天,感受他们要么看报纸,要么吃汉堡的生活方式,觉得一切都很和谐。即使每周要走很远的路去买菜,到了超市总挑最便宜或者打折的商品买,我也可以自得其乐地用有限的食材做丰富的午餐,然后带到学校和同学一起分享。学习很紧张充满挑战,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很紧凑,也是在这段时间,我认识了一群朝夕相处,无话不谈的朋友,这些朋友成了我在澳洲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很快当新鲜感殆尽,学业压力越来越重后,我开始无所适从,开始烦躁,厌倦了每天一成不变的繁重的学业和略感艰辛的生活。失落感、思乡的情绪随之而来。但这些我一次也没有跟家人提过。那时候我写博客,家人和朋友从我的字里看到的都是阳光灿烂。我读的是英语教育硕士的课程,一边读书,一边做兼职,也曾经两次拿到学校的国际学生奖学金。其中一次是因为有奖学金所以又读了一个小学老师的研究生课程,也因为这个课程才有机会留下来。最困难的时候我住过朋友家的车库,身上连买机票回国的钱都不够。(与维多利亚州前州长的合照)(与维多利亚州前教育部长合照)(与维多利亚州前农业、小商业部长合照)(与墨尔本前市长和他的同事们合照) 01 怎么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和别的留学生可能不太一样,我的第一份兼职工作不是在餐馆洗盘子,也不是到商店卖东西,是在一次世界传媒峰会上,我作为业余记者采访到了几位出席峰会的政要。因为一篇报道非常幸运的获得了一份在当地一家华文报社工作的机会。不用坐班,每周做一个专题,赚的钱就够一个星期的生活费,还能有点结余。慢慢的,因为能写能采访,我的工作量不断增加,从小记者开始,到主笔,再到执行主编。那个时候经常要出席一些社区和华人组织的活动,也因为这份工作结实了更多各行各业的朋友。那时候我一边读书,一边兼职做记者,周末还要做一份中文老师的工作,生活规律而充实。现在想起来也还特别感恩那些经历。三年的时间,我寒暑假没有回家和亲人过春节,选择留校抓紧时间修学分,最终在四年内完成了英语教育学硕士学位,教育学研究生,工商管理研究生。硕士毕业后,我非常顺利的获得了一份本专业的全职工作。在这边全职工作是有年假的,我还记得第一次带薪休假乐得屁颠儿、屁颠儿的,觉得好不习惯。自己本专业的工作做起来非常得心应手。当时我除了教学,还主管一个“课后中文班”的项目。这个项目当时得到了州长和教育部长的重视,人民日报海外版还在头版头条专门报道了这个项目。这些经历一环扣着一环,如果当初不写博客,报社的老板也看不到我的文章,就不会给我第一份工作。如果没有这份小记者的工作,我也不会结识当时中文学校的校长,去做兼职老师。如果当时没有去中文学校兼职就不会有后面的一毕业就开始全职工作的机会。我内心非常感谢那些经历,这些经历也让我明白,热爱生活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还有到了一个新的地方要多交朋友。 02 为什么回国半年后又决定回澳洲2012年我向学校提出辞呈,当时工作得其实挺开心的,但是心里就是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要回国。于是,我跟家人说出了这个决定。回国以后,没过几天我父亲因为脑梗塞住院。我想这就是我当时迫切想要回去的原因。那段时间在家陪家人,也慢慢安定下来。就在我们当地一所大学的英语专业找了一份大学讲师的工作。每天熬夜备课,写教案,做PPT。周末还要参加学生的活动,那段时间刚好遇到学生毕业,活动很多,但都是一些我不感兴趣的活动,比如吃饭,唱K。这些事情和朋友做是一种心情,跟学生去又是另一种心情。有一次甚至弄到凌晨1点才回家,我在10点左右就跟主任说要先回家了,但是主任说:今天情况特殊,跟大家再玩玩吧。最后一拖再拖到了快1点。除了这类情况,还有一些可能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我却一直接受不了。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周7天,24小时主任都可能会打电话说:小刘呀,你来一下学校。这在澳大利亚是不可能的,下班以后就是自己的时间,老板要联系你,还要看看你的心情,超出工作时间叫回去工作那是要双倍工资的。我从毕业就在澳大利亚的公司工作,回国哪里接受得了这样的差异,很久都觉得心里不舒服。在澳大利亚,老师的个人联系方式一般是不会告诉学生和家长的,有什么事情,上班时间可以跟学校联系。但回国以后学生问老师要手机号,要微信好像理所当然,这也是我比较不适应的地方。当然最不适应的还是工资不够用。诸多这些问题,让我在国内只呆了不到半年,就匆忙卷铺盖回了墨尔本。然后就一直在墨尔本生活到了今天。 03 我为什么坚持送孩子去私校2014年,我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孩子出生前2周,我还在上课。孩子出生以后,我开始了长达7年的全职宝妈生活。可能因为自己本身学的就是教育专业的关系,我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也一直很重视。接触过太多太多因为家长不要求孩子学中文,所以孩子大了几乎就没办法用中文交流的情况,所以我家孩子在家里必须说中文,他们4岁开始我就带着他们去上周末中文课,家里的绘本也大部分都是中文的。现在孩子们不仅英语流利,中文也完全听不出是在国外出生和生活的孩子。很多新移民可能都考虑过,到底要送孩子去公校还是私校这个问题。我家老大2岁多的时候,有一天从幼儿园回来开始用英语说脏话,经过了解,我发现她是跟班上一个男生学来的。我跟他们老师反映过几次,但是仍然没有太大帮助。那时候我开始动了转学的念头。结合了自己在公校和私校都工作过的经历,考虑了自己家庭的情况,我跟先生商量我们还是让孩子去私校。我相信孩子6岁以前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即便以后他们不上私校,我仍然希望他们至少小学阶段是在一个高要求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到了新的环境,孩子很快就把那些脏话忘记了。私校的老师对于孩子的行为习惯要求很严格,比如:书包统一放在自己的小柜子里,进入教室要先洗手;在教室里要轻声说话,不要打搅到别人;画画之前要穿上罩衣,学习使用礼貌用语等等。这些看似很平常的事情,在她之前上的那个传统的幼儿园里老师都没有严格去要求。除此之外,在私校里,每周的教学活动安排都会提前让家长了解,这里的老师教学经验也更加丰富。看一个学校怎么样,通过看老师就能够了解到7-8分。好的老师从仪容仪态上就有所体现;还有每次上学放学时跟家长的交谈方式、语气,聊的内容就能知道这个老师的专业能力;学期末的学生报告也是了解一所学校好与坏的一个标准,从老师整理的孩子的作品,以及评语就能知道这个老师上班时有没有用心。这些方面我特别有感触,也有对比。目前老大老二都在私校学习,老三也即将要进入姐姐学校的幼儿园,我相信这是对的选择。我不要求他们在学业上出类拔萃,但是从小养成好习惯,培养好学习能力在我看来比起分数更加重要。 04 三个孩子的宝妈如何实现边带孩子边赚钱我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虽然7年全职宝妈,但是我总开玩笑,这7年我的全职工作是妈妈,但也兼职做着自己的事情。老大小时候,我在做澳洲代购,那时候做这个的人很少,没有太大竞争,我买菜的同时就可以顺便把代购要买的东西一起买了,然后再等孩子睡了慢慢打包,周末送去快递站。老二差不多一岁半的时候,我和两个朋友一起在墨尔本开了一家早教中心。当时墨尔本没有一家比较规范的中文早教机构,我想每天开车带着孩子去上早教课,不如自己开一家早教中心,把好的老师请过来,我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孩子也能够接触到好的教育机会。我们除了开展自己的中文早教课,还加盟了澳大利亚一家非常有名的音乐早教机构。这样一来,中文、英文都解决了。当然,过程中也不是都像想象中那么美好,很多时候可能照顾不到孩子,的确有利有弊。2020年,在老三出生前不久,我把这个生意卖掉专心回家继续做全职宝妈。我真的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孩子大约4个月的时候,我开始通过拍视频记录在家给孩子做早教的小片段,上传到抖音,后来又到小红书。到老三大约7个月的时候我开始接触蒙氏教育,从那时开始一边专门学习,一边在家实践,我的育儿理念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和喜欢。通过带货和直播赚的钱给三个孩子们买衣服,报兴趣班还是绰绰有余的。很享受这种想要什么就努力去获得的生活,当然,这样的生活也是有代价的。孩子睡了以后我才有时间工作,常常熬夜到凌晨,写文案,剪辑视频,做教案,编写自己的视频课程。除了经济上的收获,来自其它家长的认可对我来说弥足珍贵,她们随时提醒着我:我是有价值的,我是被需要的,我还有能力去适应生活。以上就是我在墨尔本的生活和经历。墨尔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因为它的美好让我很难再适应其它地方的生活方式,也因为它的美好让我流连忘返一住就是14年。如果您对我在澳大利亚的生活感兴趣,或是对蒙氏教育感兴趣,欢迎来抖音关注墨墨墨妈育儿。明年我即将开启一段新的学习,因为热爱,所以打算继续去钻研蒙氏教育,计划在三年内拿到国际蒙台梭利认证教师的资格。敢想、敢做,母亲这个身份不应该束缚住我们,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吧,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谢谢大家的聆听。

    2021-11-09 09:26:02.01840 人阅读

  • 移民故事|147.在墨尔本生活的“酸甜苦辣”——旭在墨尔本五年的所想所领
    147移民故事.如何申请澳洲大学并且提前适应澳洲学习生活环境我是2016年来的墨尔本 ,在墨尔本大学信息系统系读了两年研究生。毕业之后去了当地一个咨询公司做businessanalyst,现在在一个维州政府部门工作。其实墨尔本的文化是非常多元的,可能因为我就读的是研究生所了解的缘故。而当地很少人会去进修如读研究生,所以班级里大部分见到的都是来自其他各个国家的留学生。但正因为这样,多和不同文化的学生去交流,和老师教授沟通;在个人成长方面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了解和接纳不同的观点,可以开阔你的视野。这个帮助会体现在什么方面?比如能够了解有关学校的更多实习的信息,或者可以积累更多人脉,所以尝试去跟其他不同的背景职业的人去交流,对沟通和获取信息的来源方面有非常大的帮助。刚刚讲到怎么样去提前适应澳洲的学习环境,我现在来讲一下怎样去适应澳洲的生活环境。生活环境无非就是衣食住行,到了不同的文化环境以后可以多走走、去转一转。读书很重要,但是和当地人交流了解他们在关切什么,有什么生活习惯,对你初来乍到适应环境更重要。通过平常日常用品的购物和店员咨询或者学校社团活动,能加速和当地环境接轨。从我自身来说,可能是因为我非常想要去适应跟国内完全不相同的环境,所以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我会去选择多和其他不同文化的背景的人组队去做一个assignment。这样可以帮助我了解其他的文化,也可以拓展我的人脉。如何提前准备当地就业准备就业时,学校的很多的设施设备都可以利用起来,学校的网站有很多提供就业的项目。比如说 mentorship program(导师计划)、就业季的公司招聘和简历修改以及面试技巧。另外,可以多去扩展自己的职业人际圈,多去一些公开组织,比如meetup或者facebook上的小组。除了学校提供的这些program之外,学校里还会和其他的一些大型的公司合作,比如我是做it的,我们系经常会跟it的一些咨询公司合作。这些公司会到学校里面来,在毕业季的时候会去招聘员工,这应该和国内是差不多的,相当于是举行信息展示会。在毕业季去信息会其实并不代表只能在毕业季去参加,从我的经验来说,越提前去做准备越好。因为这可以更加清楚地知道社会上需要的人才技能是什么,然后通过你获得的这些信息去学校充实相应的知识。因此如何提前去准备当地的就业,很重要的是提前多和已经工作过的职业人士沟通, 拓展自己的人际圈,和这些在职人员保持联络。说不定他们会成为你职场上的贵人。多沟通还可以去了解现阶段就职的重要条件是什么,比如说澳洲职场上的软技能:沟通能力、什么专业的技能要加强,这些都可以使我们在学习上更加清晰的方向。澳洲的生活环境和工作习惯在大家的印象中,澳洲好山好水好风光。在澳洲的大城市中,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这些城市市区基本是公寓样式的房子,再越往外越往郊区可能是我们国内带有小花园的别墅的样式。大家的工作生活分得很开,周末大家会去hiking,去公园野餐,去海上冲浪,更多的是户外的项目。工作的习惯方面,工作的时间是上午9点到下午5 点,给足充足的时间去工作,一般不是特殊情况不会要求加班,这一天中间有大概半个小时的午餐时间。工作时也有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可能华人更加倾向于勤奋多做事而少说话,但是在澳洲的职场中无论是想要升职还是加薪,都需要在人群中表现自己增加存在感。比如说在会议中发言,尽管你可能不太清楚话题的内容,你也可以提供你的问题。华人如何融入当地社会因为国内和国外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我们不免会有很多不适,更想会要呆在舒适圈。但是既然我们选择了去其他的国家生活,也选择更加向往的不同生活方式,那我们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并需要给予当地社会和文化最大尊重。我个人的观点是求同存异,澳洲特别是墨尔本也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并不是只有澳洲单一的文化。我记得有研究表明,大概有30%左右的人群是在海外出生,他们的第一出生地并不是在澳洲。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融入当地社会呢?我们和当地社会的桥梁可以是看看当地的电视,了解正在发生的时事政治,这些可以成为和其他人打开话匣子的话题。因为大家在工作当中会去谈到当地的实事热点,比如今年澳洲墨尔本新的疫情,病例有多少例,这是非常经常提及的。所以看当地的新闻,然后播放当地的频道,是很容易去跟当地人沟通,引起他们更加想要去了解你的兴趣。语言只是一个交流工具,不同的文化都可以在这片土地上大放异彩。所以在心态上接纳不同的文化,对于融入当地社会有非常重要的一个作用。当然保留自己的特殊性,给予当地社会不同的文化价值,展示名族自信也是很重要的。以上这些就是我在墨尔本生活的分享,谢谢大家,祝大家移民成功!本文来源于:美移移民官网

    2021-10-09 10:48:23.02058 人阅读

  • 移民故事|146.经历过不同的世界才发现你是净土——Moon的澳洲生活感悟
    为什么我从新加坡转学来澳洲?当时其实去新加坡出国留学的时候,是18岁的年龄,那时就觉得新加坡这个地方非常安全,如果能够在年纪相对比较小的时候在那成长就更好了。新加坡还有个好处就是它去英、美、澳这些国家都比较方便,等于是个跳板。所以我在新加坡学校毕业之后(相当于国内的2 2),我其实3 1在读了一年就来到了澳洲,来澳洲读了最后一年的本科。为什么会想来澳洲?其实原因比较主观,第一是觉得其实澳洲来挺容易的,从新加坡需要申请澳洲不会那么难。而且还有一点,澳洲是一个移民国家,可能有潜在的移民机会。即使不能移民,在澳洲也是有一些比较好的学校,将来回国也能受到认可,当初正是抱着这种想法,所以就来了。其实澳洲跟新加坡的区别也是挺大的,新加坡是比较城市化,而澳洲有着更多的自然风光,所以我觉得我非常喜欢这边。我刚刚来澳洲的时候,就读于昆士兰大学,它坐落在昆士兰州的布里斯班。我在那儿念的最后一年的本科专业是IT,毕业后就开始找工作了。为什么选择了悉尼?我来澳洲已经有了7年,其中的5年都是待在布里斯班,而在悉尼仅仅两年。现在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我从布里斯班搬到了悉尼定居,这两个城市又有什么不同?从就业、生活方面,讲一下两边的生活区别。刚刚我说到布里斯班比较适合小家庭,少部分人定居在这;但更多在布里斯班的华人毕业后,或者是很大一部分新移民都会搬去别的城市住。而悉尼因为城市大,什么样的人群结构都有,更显多元化,这就成了很好的选择。这里华人群体比布里斯班多很多,我觉得我还年轻,我还需要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所以我选择搬来了悉尼。另外就是我曾经去悉尼旅游过,对悉尼这个城市的印象也是不错的,同时我也有些朋友在这边。在搬来悉尼之后,我觉得唯一的不好的是,可能跟布里斯班比,这边的确热闹一点;但是热闹的同时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说乱七八糟的人也会比较多,可能觉得相对没那么安静。但是我对于工作机会方面还是挺满意的,因为悉尼这边有各种各样的行业。而在布里斯班的话,所提供的大部分工作机会,对我一个学IT的人来说不太合适。我看到的行业都是Mining(挖矿)、政府部门机关等等。当然它也有其他行业,只是占比比较小。而在悉尼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有就业机会,比如悉尼最发达的就是金融行业,它其实就会涵盖很多国际的大公司。此外行业一些科技公司的总部、部分很有名的创业公司都是在悉尼、墨尔本,所以我就觉得悉尼在目前比较适合我。就是为什么决定移民留在澳洲?其实我留下来真的是抱着一个随缘的心态,因为我当时只在澳洲读了一年书,心里根本就没有想过要留下来。但也许是命运的捉弄吧,我一来到澳洲就遇到了一个男生。他对我很好,是我的学长,我跟他在一起后,就决定留下来了。当然,也不能说完全为了他,只是觉得既然来了澳洲,试着留下来也挺好。接下来我也找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刚毕业就进了一个500强的公司,事业爱情都还挺顺利的,一路就这么顺其自然的走下来。我是上海人,其实当时毕业之后我第一个想法是马上回上海,但是缘分这个东西真的是谁都不知道,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在澳洲待了久了之后,我就会慢慢发现国内好像工作压力会比较大,有听朋友说有996的情况,这在澳洲是非常很罕见的现象。其实在澳洲也会有加班,但加班现象真的不是那么普及,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注重work life balance ,不像在国内工作压力的确是挺大。还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觉,我自己觉得澳洲跟国内的生活的区别是,这边人大部分还是比较 Relax,有比较顺其自然的想法。不会像国内有比较大的压力,大家都一个劲的去努力的追求更高工资,发生内卷的一些现象;所以我就觉得生活会在这边轻松一些。但是有一点不好的地方是我的父母和亲戚都在国内,有时候也是会挺想家,会对国内有比较强的归属感。所以说,其实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好和坏,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要看自己想要什么。我们很难去评价到底哪里更好,我也是在待了那么多地方之后,才觉得每个城市其实它都有它的闪光点,也有它的不足的地方,就看你怎么去平衡。来到澳洲生活的感悟我觉得感悟在每年或者是每个阶段都会有变化。但目前为止我在这边7年的时间,我会觉得总体来说比我之前待在国内或者新加坡的时候,认为更适合这边的生活或者是更开心一点。等到疫情结束,大家可以自由的出入境旅游,这样子父母就能过来,也可以经常回国看朋友了。这7年以来,我在布里斯班、悉尼、墨尔本、堪培拉这4个大城市都住过一段时间。刚刚我说了我布里斯班住5年,悉尼住了大概2年,其中这穿插之间我在墨尔本又待了差不多5个月,然后在堪培拉又待了2个月,所以我认为还挺有话语权去分享一下整个澳洲给我的感觉以及在那边生活是怎么样子。尽管它有大城市也有小城市,但是他们的生活总体来说是差得不大的。就说人文方面,比如堪培拉布里斯班对比悉尼,墨尔本的话,那边可能白人会居多。像悉尼、墨尔本就更加diverse(多种多样)一点,什么样的人都有,我们华人群体也更大,其他国家人种也会多一些。在生活成本方面,其实我觉得都差的不多。比如说平时餐馆、物价什么的真的不会差很多,可以忽略不计。几个城市的工资也真的差不多,上下浮动不会超过百分之二三十。在整体的生活节奏方面的话,可能会有点细微的差别。我觉得我目前待的悉尼是整个澳洲节奏最快的城市,毕竟它是澳洲的第一大城市,其实节奏快也可以理解,毕竟这边汇聚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当然,再怎么样的节奏快,也不会真的让你感觉到很拼命那种,大部分还是保持着一种生活工作平衡的状态。然后在悉尼,其实我最近也听到有些人在complain,我身边有些朋友在抱跟我们抱怨这悉尼房价太贵了,疫情之后房价又创一轮新高什么的,所以有些人就会听到一部分人从悉尼搬去墨尔本或者搬去别的城市的故事。墨尔本这个城市其实工作机会跟悉尼是差不多的,但是房价会便宜很多,所以有些人就搬到那边。但其实我觉得个人而言,唯一的不足就是天气,墨尔本天气实在是太诡异了,那边天气主要偏阴冷为主,而悉尼就会比较折中一点,既有冬天又有夏天,冬天夏天的温差不会特别大。像布里斯班的话有时候就太热了,因为它比较靠南半球北边,其实还是挺热的。以上这些就是我在澳洲生活的分享,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澳洲的资讯信息,欢迎关注我的小红书号:澳洲小Moon。

    2021-09-26 18:01:14.02023 人阅读

  • 移民故事|143.有前进的目标,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晚——澳洲生活6年对我的改变
    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受到美移移民的邀请在今天来跟大家做一个移民生活的分享。首先进行一下自我介绍,我叫Yiling, 来自重庆,2015年来到澳洲,一直在墨尔本,研究生毕业于澳洲莫纳什大学。目前有一份全职的工作,同时我也是一名兼职篮球裁判员。热爱生活,户外,运动,旅游,做饭,猫。接下来我会从留学,工作以及生活在澳洲的经历跟大家做一个分享。首先,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在澳洲留学的经历,我为什么来到澳洲留学,要从我出国之前的生活状态说起,我本科毕业于重庆邮电大学,通过校园招聘我进入到广州的一家通信行业的国营企业,开始了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工作了1年9个月的时间,当时在国企还是有一种一眼看到头的感觉,加上年纪也比较小,想找一些新的挑战,所以当时我就从国企辞职了,去到一个私营企业拿着之前一半的工资。当时父母对于我的职业选择不是特别理解,也不支持,再加上我父母都是从事教育行业,我父亲一直会期望我在学业上有所深造,所以便提出了让我出国读研的想法。当时考虑一下,觉得说如果有机会出国深造或者说见见世面也不错。所以,我当时是一边工作,一边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准备申请学校和雅思考试,整个流程也比较快,差不多4-5个月的时间就拿到了莫纳什大学的offer以及通过了雅思考试。我是在15年年初就来到了墨尔本。因为我有在中国上过本科,以及在这边上研究生的经历,所以我想说一下两边高校教育的比较。中国可能因为学生人数比较多,大多数还是老师在上面讲授,学生在下面听的学习状态,涉及到的小组合作和作业也比较少。而澳洲因为班级人数比较少,所以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会较多,而且会有很多需要小组协作的作业。还有一个比较大的感受就是,在中国,学生更多是一个全职的状态,很少会做其他的工作。但是澳洲的大学生大部分是兼职状态,也就是说都是在自己有一份全职或者兼职的情况下来进行大学的学习。然后,我想说一下作为留学生来到澳洲,我是怎么去融入学习和生活的。大部分我认识的中国留学生交际圈都仅限于当地的华人社区,我个人认为这样子也不太好。毕竟出国留学不仅仅是要在学业上有所成就,更重要的是开阔视野以及更多的去了解世界。所以我从来上学开始,我就非常积极地参加学生活动和社会活动,包括去给一些当地的活动做志愿者。给我去了解这个国家和文化有了非常多的帮助。事实证明也为我以后很多其他的机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参加的最有意义的一个留学生的项目,这个项目是由墨尔本市政府牵头,联合一些留学生组织的大学一起开办的舞台剧表演的项目,作为最初的参加者,我和其他来自世界各地的20多个留学生组成了一个舞台剧表演的小团体,与其说是表演,更多的是讲故事吧,就是我们讲述都是每个人自己的故事。在当地一个舞台剧艺术家的编排下,我们把这个由大家真实故事构成的舞台剧搬上了墨尔本很多大学和社区的舞台,也在当地一个电影制作人帮助下拍了纪录片。同时这个项目也获得在2018年维多利亚州多元文化颁奖中获得优秀社区创新项目奖。所以,这个旨在连接墨尔本留学生和本地社区的舞台表演项目在本地也是有了不小的影响。同时,作为这个项目的主要参与者,我和其他3个留学生一起受邀参加了墨尔本移民博物馆关于留学生的展览,目前也正在移民博物馆展出。这些经历不仅让我的留学生活丰富多彩,也让我自己收获满满。说完了留学和学生活动。现在跟大家分享一下工作的感受。我在中国了两年半才来到澳洲,目前在澳洲也有三年的全职工作经验,所有还是会有一些对比感受。总的来说澳洲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会比较好。在中国大家投入到工作的时间和精力都会比较多,下班也会花很多的时间去维护工作关系。但是在澳洲工作和生活相对比较分开,工作只是生活的一个部分,并不是全部。上班时全身心投入,下班过后就是自己的时间。因此在比较多的业余时间里我也找到生活中其他一些热爱的事情。我目前也是刚开始的一个新的全职工作,也是感到能量满满。之前也提到,在我的全职工作之外,我是一个半职业篮球裁判员。在墨尔本的篮球裁判员圈里亚裔裁判员会比较少,女性更是屈指可数。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我去做这件事情呢,这其实跟我的爱好有关。我本来也喜欢打篮球,但是之前在中国社区体育发展得不是很好的情况下我之前大学毕业过后的几年都没有再打,特别是女性的机会更少。来到澳洲后,社会上是有很多体育项目的机构去组织正规的联赛,不同水平的人只要有兴趣都可以参加,这才重新加入一个规模比较大的篮球俱乐部有了打正规比赛的机会,同时通过打比赛的机会认识到一些裁判员,在跟他们更多交流过后,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了当地一个篮球裁判员协会的课程。由此开始了我至今都非常热爱的篮球裁判员生涯。从最开始在球场上被球员谩骂过后躲到休息室默默流泪,到如今能在球场上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情况。在做篮球裁判的第二年,我便非常意外和惊喜地在一个篮球协会组织地年度聚会上被授予“年度最佳女裁判员”的奖励,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肯定和鼓励。而且在那接下来的两年里,我也受到协会内部破格(按规定是需要更高的级别和更长时间的执裁经验)推荐到维多利亚州篮球协会,执裁维州青少年篮球联赛(维州最高水平的青少年比赛)。这每周十几个小时的付出不仅让我在经济上更加宽裕,同时也让我有包括在自信心在内的各方面都有所提升。也让我作为一个新移民在新的国家找到了成就感。说完学习和工作,再简单介绍一下我的生活吧。除了在家做饭撸猫,我比较喜欢户外运动,包括徒步,爬山等。在澳洲独天得厚的环境下,我也去尝试了潜水,冲浪等海上运动。受身边很多人的影响,我也喜欢去尝试各种各样新鲜的事情。好像在中国,大家会觉得特定的年龄就应该做特定的事情,好像年龄大一些就很少去学习新的东西或者技能。但是,在澳洲生活几年,这里的人给我的感受就是你想要去学习或者做的事情,任何时候都不晚。而且澳洲也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在这里你会感受到世界的不同,各种文化冲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大家来自世界各地,有自己的文化背景,饮食习惯,宗教信仰,性别认同以及性取向。尽力的去表达自己以及尊重别人的不同和个人选择也是这几年澳洲生活教会我的东西。也是这样的社会氛围,让我在这几年的时间里越来越做自己,可能有些个人选择在父母看来不可思议,比如纹身,剃头之类的事情。或者在家人,父母的朋友看来我就是别人家的“坏孩子”。但是,我却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最后说一下我的移民之路。我是打分制的独立技术移民。职业电子工程师。其实我在澳洲就读的专业并不是移民专业,当初来留学也没想过要移民。也是生活了几个月过后才慢慢有了这种想法。我比较幸运的是,因为我本科专业是微电子学,工学学士,电子工程师又正好在移民职业清单上,而且澳洲工程师协会认可中国工科学历。所以我在经过一系列准备过后提交了电子工程师的认证申请,在几经周折过后拿到了电子工程师的职业认证。之后像所有其他独立技术移民一样,考英语,学翻译凑分。在各种考试都赶着点,压线过的情况下,最终在移民形势进入寒冬前,也是在我来到澳洲不到3年的时候收到移民局的邀请并拿到永居签证。整个过程回想起来自己真的非常幸运,但是我也感谢自己每一个环节的提早准备以及在经历一次次考试失利后的重新振作。现在说起来很轻松,当时也是压力挺大。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吧,很感谢大家来听我的故事。也希望大家有出国留学移民计划的也都顺顺利利!

    2021-08-16 16:12:04.01952 人阅读

  • 移民故事|142.从澳洲四大银行跳槽到澳洲政府— Jennifer在澳洲乘风破浪
    Hello 大家好。我叫Jennifer,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今天非常感谢美移移民的邀请,给我这个机会在这里分享我的故事。先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大学的时候来澳洲留学,在研究生毕业前拿到了PR,之后做过好几种职业,包括在澳洲四大银行中的一间工作过,后来我找到了自己的理想职业,进入政府工作。今天的分享我想分成4个部分。首先跟大家介绍一下我在澳洲留学移民的经历,接下来是我如何兜兜转转进入政府工作的,然后是在澳洲政府工作是个什么样的体验,有什么样的福利和待遇,最后我想分享一下我在澳洲生活了十多年的体验,尤其是新移民比较关心的如何融入社会和拥有归属感。那我们从留学开始说起。我大学本科上的是莫纳什大学,我学的商科,会计和经济专业。我知道很多人来澳洲学商科尤其是会计专业是为了移民。我当时对移民没什么想法,就是学的我想学的专业。大学毕业以后我去了墨尔本大学读了金融硕士。当时我非常向往墨尔本大学,因为墨尔本大学是澳洲最好的大学,墨大商学院是澳洲最好的商学院。而且读商科不学金融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因为我有澳洲的本科学历,申请研究生非常容易,只要上传一张成绩单和个人文书就可以了,几天就下offer。研究生我读的也蛮顺利的,本来是2年的学位,因为有些课我本科上过了,学校可以帮我免掉,所以一年半我就研究生毕业了。我觉得在澳洲读书只要一步步按照老师和学校的要求,好好看要求的书,认真写作业,准备考试,应该就没什么问题。辛苦肯定辛苦,但不至于很难,当然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非常重要。我研究生毕业的之前那一天,收到了澳洲PR下签的通知。我拿到PR的过程是缘分和运气吧。我本科毕业的时候,有一些同学是选择不读研究生,直接办PR找工作的。受到他们的启发,我想我也可以把PR办好。那时候的想法就是PR读研究生就可以按照当地人的学费,可以省点钱,我对移民是一窍不通的。于是我就去移民局官网研究我要怎么做才能符合移民条件。刚好因为我读过移民专业,可以走独立技术移民。我研究下来,要符合移民条件要做两件事,一个是考雅思,一个是考NAATI一个澳洲的翻译证。NAATI 不是每个人都要考的。因为我当时不满25岁,会缺少25岁以上才有的5分移民分,考NAATI是最简单拿到这5分的办法。我先考的雅思。我以前英语挺好的,而且只需要考4个7,所以我也没有复习没有准备就去考了。那次考了都是8分,听力9分,就还挺顺利的。考NAATI就没有那么顺利了,因为我给自己的目标是在研究生毕业前拿到PR,往回推算我就只有一次考NAATI的机会。他一年只能考4次,考试位置很少而且出成绩周期很长。我报了一个培训班了解了一下这个考试是怎么回事。考试的时候,是有一个工作人员帮你把你翻译的对话录下来。我考完了以后,那个工作人员对我说我觉得你考的很好。我说你为什么这么说?他说因为你用的词汇很丰富。因为我是最后几个考的,我想他都听了那么多人考试了,他觉得我考得好应该就没问题了。出成绩是有信寄到家里的。大信封是通过,小信封是不通过。我收到大信封就肯定是过了。不过我的成绩,100分里要70分及格,我就考了70.5分。其中2个大题也是有及格分数的要求,就是不能一题答差一点,另一题特别好,那两题我的分数都是超过要求一分半分的样子。通过就是运气很好。我NAATI成绩出来以后就开始申请PR。要先把自己的符合条件情况输入到移民局的系统里,每个月移民局会发邀请,收到邀请就可以开始正式申请,交钱和上传资料了。我当时把自己的移民分输入以后的下面一轮邀请就邀请到了我。在那之前很早我就把所有资料PDF好放在一个文件夹里。因为可以猜到哪一轮会拿到邀请,我那之前一天就等晚上12点一下邀请就秒上传我的资料。后来一个月不到,PR就下来了。总的来说还是挺顺利的。我毕业以后,拿到PR以后就开始正式找工作。那时候我不知道市面上有什么工作,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不过我找工作的时候也是有简单的工作的。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开始在一家做政府环保项目的公司做办公室文员,就是拉拉表格,写写报告,发发邮件,给客户打打电话。那个工作给的钱挺少的,15刀一小时,就是当时,十年前的最低工资。因为我办PR的时候考了NAATI,我可以去做正式的翻译工作。所以我同时也做了不少口译工作,接待很多公务团,参观团,旅行团,去过学校,幼儿园,国会,各种旅游景点等等。因为我有PR,可以去做一些政府部门的翻译,我就找了几个和政府有关的翻译公司。他们有活就问我有没有空,我有空就去,基本都是和医院有关的工作。我翻译过各种看医生,身体检查,小朋友打预防针,孕妇产检还有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咨询。这个工作给的钱到不少。翻译公司预订我的时间都是一个半小时起,一个半小时的薪水那时候是65刀。超过时间会再加。不过看医生一般只有15分钟,结束了我就可以回家了,所以我15分钟就可以赚65刀。这个工作的问题就是每个星期可能也就一两个翻译工作,总体也赚不了多少钱。不过这个工作给我带来挺多有意思的经历,也去了很多平常不会有机会去的地方。我找到正式工作之后,这两个工作就没有再做过了。有一次我去一个招聘展览会,刚好我自己用的那家澳洲四大银行有一个摊位。我就去和那里的工作人员聊一下,是一个超能说的女生。她拉着我跟我说了很多这个银行的工作有多好。她自己是从在麦当劳打工去银行工作一年半就从柜员升到经理。我以前也是觉得银行工作美美的,回家以后我就去网上投了简历,后来经过几个面试就录取了。从这个工作开始,我的薪水算比较合理了。我工作三年不到的时候,就把我在澳洲读两个学位的所有费用赚回来了。在银行做柜员,当我可以独立完成分内的任务之后,我就意识到这不是我想做的工作了。这个工作有销售业绩的任务,这个我本来就知道。我做了以后才意识到我是特别随性的人,我对金钱没什么渴望。买东西要就要不要就算了,我不喜欢跟别人纠缠。我看我做的好的同事都是在日常聊天中时时刻刻都在探测别人的需求,找机会安利点银行产品给别人。这不是我想成为的样子。而且银行的产品,我不觉得它们适合所有人。最简单的,我不认同每个人都该拥有信用卡。总的来说,要把自己的价值观放在追求利益之后,我就没有动力把这件事做好。此外我也不喜欢当时工作的氛围。同事之间经常抢客户,搞小团体,大家感兴趣的事情就是买名牌,讨论戴什么表,开什么车。有一次我休息的日子,老板打电话给我劝我去顶替生病的同事多上一天班,对我的激励就是你难道没有一个目标名牌包你想多赚点钱去买吗?我没有这样的目标,所以我就开始找其他工作。我在银行里认识一个女生,她是通过管理培训生项目进银行的。她跟我描述她去了很多城市培训,学了很多东西,而且明显她的起点就比我好很多。我想我学历也比她好,学校也比她好,干嘛不自己去试试走管培生这条路。管培生项目是澳洲大企业都有的培养未来领导人的项目,有点像国内的应届生校招。只不过澳洲的管培生不完全要求应届生,很多都是毕业之后三年内,有些就干脆没有这种年限要求。 我大学的时候,和同学讨论管培生项目都是很渴望的态度,而且那时候没有PR就很难。这次我就觉得去试一试。我找到了一个汇总所有大公司管培生项目申请链接的网站,其中的第一行就是澳洲维多利亚州政府的管培生链接。完成一个这样的申请挺复杂的,不仅要填写信息,上传资料,还要回答不少问题。所以我申请完了一个觉得太累了,就没有再申请更多。在接下来的六个月里,我又通过了好几轮面试,有的是网上考试,有的是电话面试,面对面面试,还有团面,辩论,和笔试考验写作能力等等。从开始申请到我最后拿到offer花了半年。那管培生项目只是进入政府工作的一种方式。这里并没有国内的统一公务员考试,所有的招聘广告都在政府官网。你看中了哪个职位,上传简历和资料去申请就可以了,和普通的工作一样。来说说在澳洲政府工作的体验。先是我在管培生项目的这一年,是过的很快乐的。这一年是30%像上学,70%像工作。我和其他70多个管培生一起,经常有集中的培训,包括一些专业知识,比如我的方向就有经济政策和会计准则,也有一些软技巧,比如项目管理,写作技巧,沟通技巧和领导力等等。这一年我们每人都可以去3个不同的岗位轮岗,非常有意思,可以体验不同部门不同组的工作内容和方式。我们每四个人一组,会收到一个政府面临的难题。我们的任务是花一年的时间去研究这个课题,最后写一个报告和做一次演讲。这一年结束之后我们都会得到一个长期合同,而且会自动升一级。我还争取到了一次机会,跟当时的环境部长工作一天。他带我去开了一整天各种会议,电视里才出现的部长们我都见到了真人。如果有机会的话, 我鼓励在澳洲留学的同学都去试试大企业的管培生项目。非常好的体验,而且以前的,同年的,以后的管培生都会成为你的人脉,在以后职业发展来说有很大的帮助。比如我最近换工作,是雇主认识我邀请我去申请的,他不仅发申请链接给我,还打电话提醒我好几次,截止日期是哪天,不要错过了。这就是认识人多的好处。不管是当管培生的时候还是之后进入正常的工作,我觉得在政府工作最大的感受就是同事都很好相处。大多数人都非常朴实善良,乐于助人,有澳洲人的幽默感。我遇到过好多很好的经理和上司。他们对我个人发展的重视,可以夸张到,我想跳槽去更高一级的工作,我经理帮我修改简历,帮我模拟面试。一开始我很难理解这种行为。后来才知道因为每个组预算都是有限的,经理无法内部提供上升机会,就会鼓励下属去别的部门试试看。之后我也是这么鼓励我下属的,我会把他们推荐给我需要招聘的其他朋友。我刚进政府的时候,同事知道我是一个人住的小女孩,经常关心我晚餐吃得健不健康,有没有去健身房,周末都做了什么。一般大家会觉得澳洲人都是注重家庭,下班了就回家了,不会和同事相处。我的体会是这也要看人。大多数尤其是有家庭的比较少会在私人时间联系。但是也容易遇到志同道合的,我们也是经常会约出去吃晚饭去酒吧。像最近墨尔本一直封城,解封,循环。每次一解封,我同事就赶紧约午饭约晚饭,有时约不过来我们还会约早饭。就很欢乐的。我们感兴趣的话题都是和经济有关,我们各自部门的政策的效果啦,新闻里报出来的新现象啦等等。在政府工作还有一个体验就是我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选择职业上升道路。政府的职位都是有级别的,所以上升道路是比较清晰的。我从进入政府到现在起码每年跳槽一次。没有人质疑过我每一个工作时间短。我今年4月份刚换了一个工作,5月份的时候我以前的老板就给我转发了一个招聘广告说我觉得这个很适合你。我说这会不会换太快了?她说只要是每次移动都是往上升就没关系。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的考虑, 对上升没有兴趣,或者就想呆在舒适圈,在一个职位一个级别呆很多年,这也是可以的。政府里面有很多不同岗位,你不需要一直从事同一个。每个部门都有人力资源,程序员,采购,财务,项目管理,还有很多可能都没听说过的工种。我们可以通过内部借调的方式去其他岗位试一下学习一下,想转行也不是不可以的。像现在有个跟我对接的做土著人相关政策的女生就是财务背景。我喜欢这份工作的另一点是有很大的成就感。我参与过好几个几百亿澳元的项目,经常在最主流媒体头版头条能看到。我老板反对,但是我支持的政策,被我把老板说服,最后得到财长的批准。这是影响到我们州每一个人的政策。在其他地方工作就很难类似的成就感。我们的福利其实没有想象的多。我们是不可以花公家的钱在自己身上的。所以每次出去聚餐活动,都是要每人平摊费用。我们的薪水每年有3次增长,基本跟通胀同步。然后你完成目标的话,又会有额外的增长。如果得到升职,或者跳槽的话,很容易5位数涨幅,第1位还不一定是1。像我签的长期合同,就是挺保险的。除非政府裁员,重组,这种小概率事件,大部分时间就很稳定,不担心会失业。我们没有比其他澳洲人多假期,都是20天年假加大概10天公共假期,这每个州都不同。有一个比较好的是在澳洲在同一个公司工作每10年就可以得到一个3个月的长假期。我们在政府里面跳槽,和别的州的政府部门相互跳槽都可以假期余额带着走。你可以在很多个政府和部门工作过,只要加起来满10年就可以得到这3个月的假期。还有一些家庭友好和女性友好的地方。很多部门可以弹性工作。我很多同事选择早上7点开始上班,下午3点回家。我们这里不论男女都有4个月的产假,外加每个澳洲人可以从联邦政府得到4个半月带薪产假,一共就是8个半月。我大多数同事会选择休一年产假,后面几个月没有薪水但是职位会保留,也有人休两三年的。休完产假以后大多数人会选择一周工作3天或者4天,等孩子到了读书的年龄他们可以要求把时间变回一周5天。这些都是有政策保护的。最后聊一下我在澳洲生活十多年的感想吧。我从刚成年就一个人出来。在此之前没有什么机会思考人生,了解自己和规划生活。出国以后也没有人告诉我我应该做什么,我能做到什么,所以人生重要决定,读书移民工作转行结婚,都是我自己拿主意,而且都是挺顺利的。所以在澳洲生活我有很大的安全感,我证明给自己看很多次,我的聪明和努力都是会得到回报的。我去政府管培生项目一次团体面试的时候,要求每个人带护照。全场只有我一个人拿出来的不是澳洲护照。但这都不影响最终我被录取了,不影响之后我每年都可以跳槽。这个社会的包容和接纳给我很大的归属感。当然这个跟我的工作有挺大的关系。在我的工作中,我的价值是被认可的,我得到尊重的需求也是得到很大满足的。我知道很多新移民刚来会觉得难融入,觉得这是别人的国家,自己没有话语权。我觉得首先我们要知道25%的澳洲人都不出生在澳洲,剩余很多往上两三代也都是移民。我们来得晚,这没什么特别的,不是优势也不是劣势。我们完全可以去社会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把这个国家变得更精彩。难融入这个问题我觉得是分两部分。一方面,华人也是整个澳洲社区的一部分,如果你就喜欢只和华人相处,那也不能算融不入。很多华人喜欢用有多少个白人朋友来作为是不是融入澳洲的标准。这是直接否认了澳洲是个多元文化国家的事实。另一方面就是要打开接收信息的通道。在国内很多事情有标准答案,一种思维模式,共同的理想追求,但是在澳洲是有无限可能的。我觉得融不入的感觉是太过看重自己和当地人的不同但无法让不同消失。接收各种不同的信息越多,就越能体会到每个人都有不同,那自己的不同也就不会成为心理负担。比如说我的雇主提供一种假期叫变性假。这代表我不变性就很奇怪吗?当然不是。我不变性,我也不能体会有这个需求的人的心理压力,但是我会记住原来有这样一种我没听说过的情况,以后在生活中遇到这类人群我会用尊重他们选择的方式和他们交流。我分享的内容就是这么多。如果你们有问题的话可以提问。

    2021-08-03 15:59:03.02037 人阅读

  • 移民故事|140.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六月在澳大利亚12年
    大家好!我叫六月,现在住在澳大利亚悉尼。从2009年来澳洲留学算起,来澳洲已经12年多了。从悉尼大学毕业以后, 一直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时间过得很快,但我依然记得12年前走出海关的时候,抬头看到的蓝天白云和对这座城市的期待。在悉尼读书,移民,工作,定居;然后到了今天,这座城市目前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有熟悉也有陌生。今天,很高兴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些在悉尼生活。有一句德国的谚语说,生活是具体的。那接下来就通过我经历的一些小故事让大家对这里的生活有些了解。教育:和很多人一样,刚来澳洲是读书开始,那就从教育聊起吧。澳大利亚的教育是英国的体制,在这里有8大名校,比如大家所熟悉的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澳洲国立大学,西南威尔士大学等。高等教育产业是澳洲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它还有其他产业像矿物业,畜牧业和农业。这些比较有名大学的学费其实还蛮贵的,并且每年都在上涨。我来澳洲读书的时候是3000多澳币大概人民币一门课,一年是8门课25000澳币也就是人民币12万5。我最近查了一下,目前2021年悉尼大学,国际学生工程专业每年的学费是本科学位5万澳币,研究生4万7澳币;而商课的本科是4万6万澳币,研究生是5万澳币左右。我是在国内读完本科,来悉尼读的研究生。所以,能感受到国内高等教育和澳洲还是很不一样的。在国内,很多人经历过高考的“蹂躏”,进了大学会一下子放松下来,不努力了,就是混学位。因为国内大学真的很轻松,只想混学位还是很容易的。当年,我是大二决定出国留学的,因为国外的好学校是要根据一定的本科成绩才能录取的,所以我在大学学习还是很努力的。但当第一个学期进入悉尼大学的时候,还是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大家可以猜一下我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吗?也许,你第一个想到的是外语。其实语言关容易克服的,而且我本科是学英文的。真正的挑战是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这里的大学教育是建立的大量的阅读基础上的,每周会有大量参考文献需要阅读。虽然一个一学期只有4门课,但每门课都有几篇论文和汇报演讲(presentation)。这里几乎每门课一个学期至少一次的演讲和答辩,或者组织一次一个小时的讨论课。我是商课毕业的,但是一些商课的课程也需要在软件上以项目的方式完成和提交。这里课程的及格分数是50分,65分是良,75是优,85是特优。及格分数看似很低,但对于一些难的科目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而且,当年有些科目中优和特优的成绩根据班级里所有成绩的分布形成的,当然这是不公开的秘密;也就是说,只有前几名才能得到特优。在一些大学,如果得到特优,学院的院长还会写封信寄到家里,表示祝贺。当然,每门课也总有人不及格,有时候可能会高达10%-20%, 通常只能在下个学期重新交学费重修这门课。国内严进宽出,这里是宽进严出。我当年曾经在想,为什么这里的教学以大量的阅读和演讲为主,而且本地的学生确实表现的更好一些。除了他们母语的优势,多年以后我在当我儿子上学后找到了一些答案,这就是我即将分享的澳洲基础教育。我儿子现在在小学读书,我能感觉到和自己小时候经历的基础教育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不谈利弊,只谈一下体验吧。首先,这里是鼓励教育,就是说老师从来不否定你的做出的成果,而是首先积极的肯定你,然后希望你在某些方面是否可以做的更好一些。大家还记得小时候可以得到小红花吗?这里也有!学校有每周一次给本周表现好的小朋友一个奖状或者奖杯,行为上或者学习上。这种奖励每个小朋友都会有,是轮流拿到的。有一件好玩的事就是我记得我儿子但是开学以后几周没拿到那个奖状他有一些不开心,我还专门发邮件问他们班主任就是我们家长可以怎么帮助孩子做的更好一些得到这个奖状。老师很认真回复了我的邮件,说本周看到那个小朋友有比较好表现就会有奖状,这个是轮流的。还顺便把我儿子夸了一通。其次,学校给学生营造了强烈的归属感。我去参观过他们教室,学校教室里有每个小朋友的照片,是他们在入学的第一周穿着校服照的,还有他们自己绘画作品。是不是感觉和他们在家的房间是一样的。每个年级有两个班,一个班22个人,一个班有25个人,校长和工作人员认识每个小朋友,早上进校门的时候,校长或者老师会叫出他们的名字,然后说早上好。每天早上上学,如果天气好的话,还会有一个集合的仪式, 进班级之前排好队。校长通常会问几个行为上的问题,不可以在操场上追逐打闹啊,要慢慢的走,以防碰到其他人,然后学生们会齐声回答。接着,学生要面对老师们问好,再以队列的形式走进教室。这个早晨仪式,家长是可以观摩的,等学生排队进教室的时候,会回头给家长们挥手,就特别具有一种仪式感。每个学期结束的时候,学校会给家长一份5-6页的报告,详细介绍他们的一个学期的成绩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而这样的成绩报告也是不公开的,只有父母登录学校的网站才能看到自己孩子的报告。另外,学校的入学面试,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记得, 我儿子5岁的时候第一次去学校面试,学校管理人员把父母叫进一个房间谈话面试,他们将来的老师把孩子带到另外一个房间面试。老师反馈是他智力沟通方面都完全没问题,但身体协调性需要增强,所以建议是可以当年入学或晚一年入学。我们征求了很多朋友和同事的意见,一致反馈是晚一年入学对自信心表达能力都更好一些。我们决定推迟一年入学。事实证明晚一年是对的,大一点的小孩在接受新知识自信外在表现上都比小一些的孩子要好。这点和国内希望孩子早一点上学不太一样。说到教育,肯定离不开鸡娃。悉尼的华人父母也鸡娃,并且也有“荤鸡”和“素鸡”。不止华人家长,像韩国人日本人印度人都是很重视教育。这里的学校9点上课,下午3点放学。小学一年级放学操场上还可以看到人,二年级一般都看不到人了。因为不是在兴趣班和补习班,就是在去兴趣班和补习班的路上。澳洲也有学区房,孟母三迁也很普遍。很多父母在孩子上学之前就搬到了学区房,为了上一个比较好的公校或者私校。公校是免费的的,就近划片分。好一点公校的学生比较多,比如一个年级可能有6-8个班,虽然按照这里规定每个班不能超过25个学生。而私校的学生人数少一些。我就有一个朋友小孩就读于华人区所在的一个很好的公校,当时那个年级有6个班,她的女儿就很不开心,因为完全没有归属感,不想上学。后来转到了一个只有两个班的学校,那个孩子就很开心。私校学费从一年几千澳币到几万澳币。有些顶级私校父母在孩子出生前就需要排队了,而且还不一定有位子。要看最后的面试。这些应该和国内的情况是相似的。西方人不鸡娃,他们比较重视运动。我一个前老板的小孩放学以后就放在我们公司,iPad一打开看电视,一直看到父母下班一起回家。接下来我们讲一下人文澳大利亚是一个相对自由和平等的社会。自由,就是可以自由表达。也正是因为爱自由,这次疫情非常不好控制。当地人不喜欢呆在家里,他们喜欢去户外,还有人违反禁令开party。没办法,警察出动到处巡逻。说到疫情,最近悉尼疫情反复,4周前学生假期开始封城,目标是封城2周解禁,没想到疫情越来越严重。学校没能按时开学,这周开始在家网课,对父母是非常大的挑战,因为需要一边上班一边监督小孩学习。这里也比较尊重个体差异,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都有闪光点而不是都去争第一。讲两件小事吧,有一次在一个这边的退休军人俱乐部和儿子的同学还有他妈妈一起吃饭。看到一个因生病截肢拄拐杖的人非常乐观完全看不出有什么悲观低落,我儿子的同学很喜欢那个人,觉得他的造型很酷。还有一次是在工作中遇到一个高管因为生病做手术脖子下边有很大一个伤疤,很漂亮的一位女士。她说以前会戴围巾遮住那个伤疤,但现在不会了。她说那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身体的一部分。在社区里,邻居也都很友好。我们家邻居经常默默地就帮我们家割草修树,拉垃圾桶,送柠檬吃的。在圣诞节互送礼物。在这里华人社区,还是很强大的,有6个比较大的华人社区。买东西和生活都很方便,南北方的餐馆和一些小吃也都有。悉尼的物价很贵,房价比国内一线城市应该好一些。200万澳币就是1000万人民币在一个中等社区买到一个不错的house就是别墅。前一段时间疫情清零的时候大家疯狂囤地买别墅。中产阶级买房子一般都是贷款的,贷款比例80%。我从事的正好是这个行业,看到过文件上收入不高的国人买房子贷款能力不强但是还款能力很强。当地的白人都没什么积蓄,我记得我有一个客人是个律师高收入人群,但是还款能力很差,导致信用记录差银行不愿意贷款给他。他们都是月光族,收入很高但是没有存款。这和我们中国人是很不一样的。这里长大的人,金钱观也和中国的不同。我有一个朋友嫁给了澳洲人,他们买房子的时候没有首付,那个澳洲人的爷爷很有钱要资助他们,朋友的老公硬是不同意,最后让爷爷作为担保人他们自己从银行贷款。还有一个同事父母很有钱,有豪宅和很多套房子,一大学毕业就搬离父母的住处自己去了一个越南区买了一个小房子。从外表和衣着完全看不出是富二代,还是一样的找工作上班。她说那是我父母的钱不是我的。这里人工很贵,月嫂疫情之前是180澳币大概900人民币一天,因为疫情供求严重不平衡现在是大概1500人民币一天。家里有什么东西坏了一般也是自己动手解决,请人来出场费就要100多澳币。我记得上次我们家水管堵了,来了个水管工2分钟解决200澳币。医疗澳洲是全民福利医疗。当地人或者拿到永居的移民都会有一张医疗卡,看医生是免费的。先看家庭医生,家庭医生看不了,再介绍给专科医生和去医院。这样病人分流,避免医院里人满为患。有几次去过医院的急诊儿科,人很少而且护士医生对小朋友都特别耐心。有一点特别好的是,晚上6点以后和周末家庭医生下班以后有home gp就是医生上门看病,这也都是免费的。对家里有小孩的人来说特别方便,不用耽误睡觉还能看上医生。就是看牙特别贵,所以一般会去买一个私人保险,再去看牙。生孩子可以去公立医院,是免费的,但通常大的医院因为产妇多,没有单人间。而用私人保险可以选择私立医院,保险公司支付住院费,并且可以享受一人一个单间。自然环境澳大利亚的有很多小城镇,生活很安静。而大的都市,比如悉尼和墨尔本,有热闹也有安静。通常市中心商业区人很多,很热闹;而回到住宅区就很安静。这里自然环境和空气质量都很好,处处都有大自然。大部分人的周末活动就是户外公园烧烤,徒步,露营或者开车去山里摘果子,摘核桃蘑菇,山里看枫叶。夏天海边游泳玩水。有人觉得这里好山好水好寂寞,但是其实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还是不会孤单的。平常上班周末和朋友聚会或去户外。我同学毕业后有一半人回国发展,一半人留在澳洲。我本人是比较喜欢安静的环境,所以还是蛮喜欢这里的。接下来我们聊聊工作来澳洲12年,2年上学。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工作,对工作的感触最深。职业发展我觉得在哪里都适用,只要努力,在哪里都可以发展的。第一份工作比较难找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只要有第一份工作之后之后再换工作都是很顺利的。一般2周之内搞定,有一次是带着我儿子一起去猎头公司面试。顺利拿到那份工作。我工作过华人,印度人,希腊人,意大利人,澳洲人,犹太人和伊朗人的公司。国家不一样,工作感受还是很不一样的。不说喜好,我只说说体验和感受,说几件小事吧。在意大利人公司的时候,公司出去郊游组织大家准备要带的东西。列了一个表格,老板娘说你们在自己想准备的东西后边化对号,其它都是他们准备。第二天其他人都还没到,他们先到把野餐用的垫子椅子还有肉全部准备好等其他人过来。他们也经常组织我们出去吃饭玩。犹太人公司很有意思,没有明确上下班时间、自己决定几点上班几点下班只要完成工作就好。还给每个员工配了健身卡。有一点和其它公司都不一样,每个人的薪水都是透明的,有一个公共的盘,如果想知道,一查就知道。而升职加薪全看看业绩。我也是第一次在这家公司学会要求加薪, 而且一年之内加薪两次。也是在这家公司, 我突破了在澳洲的职业瓶颈。第一天上班,我说我没做过给客户提供建议,他说你可以的,然后他就去度假了。经过两个月,在我不熟悉的领域里, 我的业绩是最好的。我也是在这家公司成长最快。这里几乎没有加班,因为我的工作和销售相关,加班也是到6点七点就结束。结束之后就是个人时间,一般不会受到工作打扰。这里产假6个月-1年 ,政府有18周每周750刀的补贴,有些大公司还有半年或者几个月的带薪休假,甚至有些大公司给爸爸也有3个月的带薪抚养假期。因为,西方人其实有一个观念,家庭是第一位的。比如这里的病假和关怀假是在一个类别,而可以用来照顾生病的直系亲属。而公司的聚餐有很多时候是安排在午餐,因为晚上是属于家庭的私人时间。因为时间有限,我们今天先分享到这里,也希望用剩下的时间和大家互动交流。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澳大利亚人文生活,也可以关注我的小红书号和微博。我的小红书号755847306六月看世界,微博名是六月在悉尼。谢谢大家。

    2021-07-19 16:22:58.01899 人阅读

  • 移民故事|123.从民办教师到澳洲屠夫的职业蜕变——潘老师的来澳经历
    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下我的来澳经历,非常感谢美移平台给了我这次分享的机会,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从民办教师到澳洲屠夫的职业蜕变。内容为以下四点:1. 我是怎么来澳洲的;2.我在澳洲靠什么谋生;3.我在澳洲踩过哪些坑;4.我对来澳者的一些建议。我是怎么来澳洲的?接下来我就开始我的分享,首先我先跟大家说下我的个人情况,我13年从曲阜师范大学毕业之后一直在北京民办中学从事初中物理的教学工作。我爱人是我大学同学,由于她的成绩优异,在13年的时候经学校保送,获得了北京邮电大学的直博生资格,同年我们就一起来到了北京,我在北京工作,她就在北京读书。在2017年的时候,她又由国家保送获得了来悉尼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双学位的机会。在得到这个机会之后,我与爱人就商量是否一同来澳洲。当时也是比较犹豫的,后来想着来澳的时间就是一年半左右,所以还是决定一起出来看看,没想到一来就呆了快四年了。来澳洲之前,我做的功课不多,对于来澳可能会遇到哪些坑并没有太多了解,但是当时有一件事情对我的触动比较大,那就是我去银行换汇的时候,我发现原来澳币兑人民币是1:5的关系,我当时换了2000澳币,花了我10000多人民币,由于我的积蓄不多,我当时就有点慌了,这样的话,我卡上的那几万人民币去了澳洲估计分分钟所剩无几了。正是由于有这么一个小小的经历,我当时一到澳洲就着手开始找工作。2017年的9月9日我到达了悉尼,比我爱人晚到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当时我们居住在悉尼的华人区Eastwood。通过了解,我发现其实在华人区找工作是很容易的,于是在第二天9月10日我就开始去各个店里询问工作的事情,最后获得了3个工作的机会,两个是代购店,一个就是肉店。我在澳洲靠什么谋生?接下来我就跟大家介绍下我在澳洲的工作经历,说说我在澳洲靠什么谋生。首先说明下在悉尼这边工作,基本上是时薪制,每天工作8到10个小时,每周会发放一次工资。代购店是我试工的第一个工作,工作内容就是打包快递,每小时8澳元,每天工作10小时,相当于每天有400人民币的收入。另一家代购店的工作内容相对会多一点,还有包含整理货品和销售的工作,起薪相对也会高点,12澳元每小时,每天工作10小时,相当于每天有600元人民币。第三份试工机会就是一家肉店,起薪是这三个工作里最高的,15澳元每小时,每天工作10小时,相当于每天有750元人民币,相对来说肉店是最累的。当时也没多想,就觉得肉店工资高,先干着看看,不行再找其他工作,没想到一干就快四年了。从一开始的杂工,一直干到现在的师傅,接下来我简单为大家介绍下我的所在的这个行业的工作及薪资情况。我这个行业的工作人员主要分为三类,售货员、杂工、师傅。说明下,接下来分享的情况仅限于我了解到的悉尼的华人肉店的情况。售货员的工资相对低点,起薪在12澳元/小时,杂工起薪在15澳元/小时,师傅起薪20澳元/小时,如果你来悉尼有从事肉店的工作,那这个薪资可以作为参考。岗位不同,相应的工作内容上也是不同的,售货员主要负责门店的销售、杂工负责的事情是最多的,需要协助师傅保存肉品、送货、为门店加货等,师傅主要是负责分割猪肉、牛肉、羊肉。我从一开始的杂工做起,一年左右之后我开始学习做师傅,期间换了一家肉店直接做师傅,收入也从最开始的15澳元/小时,涨到现在的24澳元/小时。除了华人店,还有外国人的肉店,俗称鬼佬店,他们的起薪会高很多,售货员的工资基本是19澳元/小时起,杂工的时薪是20左右起,师傅的起薪是25左右起。因为我在鬼佬店做过两天,所以对这一方面会有一些了解,鬼佬店的工作量和华人店比起来,会轻松很多,并且薪资还会高很多,我当时去鬼佬店工作的时候的起薪是27澳元/小时,最后老板没有留我,他告诉我的原因是准备缩减人手,但是我觉得应该是我的英语口语太差的原因。2020年底,我还接到一个外国人店的邀请,给的年薪是80000澳币,但是由于我个人的原因,我拒绝了这次邀请。以上就是我跟大家分享的我在澳洲靠什么谋生的内容,以及我从事行业的一些基本情况。我在澳洲踩过哪些坑?接下来我为大家分享第三部分的内容:我在澳洲踩过的坑。这个部分我分两块分享给大家,第一个就是我在澳洲踩的第一个坑:我从事的工作过于单一,这件事对于我了解澳洲和学习英语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为我的状态是每天工作10小时,每周工作6天,所以你没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澳洲的生活,然后由于你从事的工作过于单一,那你接触到的英语局限性就比较大,基本上都是以肉类为主的英语词汇的积累。给大家分享一个我马来西亚同事的例子,大家就会对这个坑比较有感受了,我之前工作的肉店的同事,是马来西亚的,她告诉我她之前的英语很一般,于是她采取了一种策略,她每周工作六天,其中两天在肉店、两天在鱼店、两天在水果蔬菜店,这样她相当于能够接收到三个行业的英语词汇,并且在不同环境中的同事构成也不一样,她使用英语的频率会比我高出许多,她自己说的,在工作一年之后,她就基本上能听懂别人说的英语,并且能比较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这个方法对于初来乍到的新移民不妨可以试一试。第二个坑,就是租房的问题。租房是大家绕不开的问题,我和我爱人在悉尼生活的这段时间,仅搬了一次家,这两次的租房经历,让我们都感觉不太愉快,特别是第一次租房的经历,最后还差点对簿公堂。先来说说这边租房的基本情况,悉尼这边租房大体分为整租和分租,两种都是按周计费,通常是两周交一次房租,并且租房时会需要交两周的押金,有些是要求你交四周押金,像这种就属于耍流氓,你可以直接忽视,因为房子多得是。我和我爱人选择的是分租,我们的house里总共3个房间住了5个人。有的分租人会少点或者更多,具体要看房间数量。我们两人的房租是每周280澳元左右,这个是价位是需要屋里有配套卫生间的价格,如果没有卫生间,那价格就是在250澳元左右,房子老旧的或者离火车站距离远点的价格会更低在220左右,由于目前是疫情期间,很多留学生没有回澳,所以价格相对会更低。分租通常房租里都会包含家具、水、电、煤气、上网等费用,除非有单独说明,基本上分租都是包含这些费用的。整租的情况就会复杂点,要看具体的情况,基本上整租是没有家具、并且没有包水电煤气网络等费用的,这些全部要自己承担。由于我个人租房的经历中踩过坑,我对大家提两个建议,第一个是大家绝对不要租二房东的房,由于二房东通常是先将房子整租过来再分租出去,所有的家具都是二房东自己置办的,你要是租了他的房子,他临时要搬走,那么你可能就会面临着跟着一起搬走,或者留下来继续住的问题,那么你就需要和房东重新交涉,还有就是你的家具需要自己置办或者转让二房东的,这会为你带来很多的麻烦,而且你的押金交给二房东,如果他先于你搬走,然后就人间蒸发了,那么你的押金就很可能随之消失,我就遇到了这种情况。并且,我事后上网查资料的时候发现了很多人都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所以说这个不是个例,大家一定租房的时候不要选择租二房东的房子,否则十有八九会出问题。第二个坑就是,如果你选择分租,一定要找那种水、电、煤气、网全包的房子,我第二次找的这个就是属于没有包电费的,那么这里就会存在一个隐患,要是哪次电费一高,其中要是有租客在家用电少,并且她还不遵守房东的游戏规则,故意去找房东投诉,要是房东又不清不楚,接收投诉。那租客和房东还有邻里之间的关系就很容易出现问题,我就遇到了这种情况,所以这里也给大家提个醒。租房这件事,对我来说都是很惨痛的记忆,让人回想起来都觉得不舒服,毕竟大家是花钱选择好的居住环境的,要让我们的花的钱更有价值才好。我对来澳者的一些建议我的最后一部分分享内容,是我对来澳者的一些建议。来澳者,有很多种。不同的人来澳的目的不同,那么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最终结果也会截然不同。比如说我身边的同事,有一部分是马来西亚过来务工的,他们的签证一般都是4年左右就到期,并且他们中90%以上都是要回国的。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挣钱,挣完钱,等到签证到期就回国,所以他们普遍都是有什么就干什么,很少会考虑工作未来的发展,他们也是我认识的群体里最能吃苦的一个群体,很少挑三拣四,有什么就干什么,哪里工资高就去哪里干,很多都是这样的状态。还有一种是之前来过澳洲旅游的,被这里的自然环境吸引想移民过来的,并且自身在国内也是有一定资产的。对于这些人我的建议是三思而后行,毕竟生活和旅游是两件事,等你真正生活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还是喜欢旅游时候的澳大利亚。综合我个人的经历,及所见所闻,我简单总结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澳洲适合年轻人,特别是那种初高中毕业就辍学的年轻人,来澳打工,通过自己的劳动,能让你们更快获得第一桶金。事业有成的中产来澳,一定要慎重。因为你过来之后很可能会变成售货员、服务员、按摩师、面点师、出租车司机、屠夫等,这样的职业落差,你得适应。澳洲是一个非常好的国家,但是好的国家并不一定是适合你的国家。如果你真的有移民的打算,不妨先申请过来旅游读书,生活一段时间之后再看是否适合自己。我今天的分享就是这些,感谢各位小伙伴,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留言美移平台,或者关注我的微博@潘老师在悉尼,我很乐意告诉大家我所知道的澳洲。

    2021-01-12 09:20:51.01604 人阅读

  • 移民故事|115.从打工度假到翻译学硕士,在澳洲的这一年我经历了什么?
    我是Phoebe,我的中文名叫王慧。我现在在澳洲,是一名西澳大学翻译学研究生在读,我在澳洲已经呆了一年半时间了,在之前的一年时间,我是打工度假签证持有者。从今年的6月份开始我就在澳洲的西澳大学读翻译学硕士,我是一个爱好旅行,不断探索自我和世界的人。今天我想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从打工度假到翻译学硕士,在澳洲这一年的时间里我经历了什么?来澳洲打工度假的原因首先我当初来澳洲打工度假的原因是想趁年轻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另一个原因是关于延迟毕业,我本来是2018年毕业,但是由于去台湾交换学习一年所以学业进度耽误了,所以延迟到2019年毕业,在这延迟毕业的一年时间里我思考了很多,也感到了一些焦虑,当初和我同一时间进大学的同学们已经正常毕业了,只有我留在学校里修读剩下的课程,在这一年延迟毕业的时间里,我尝试了很多新的事情,比如3个月学水彩,在国内做了很多打工换宿出去旅游,还做了一些实习。在我毕业前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推送,关于欧洲打工度假名额的争抢,所以我联系了这个中介,在我毕业之前成功拿到打工度假名额,以及联系好了在澳洲的新媒体公司,因为我学的是广告专业。为什么有这一个想法呢?追根究底我一直是一个很好奇的人,不甘于现状,不甘心于毕业后就出来工作和读研,我一定要先走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我始终相信在年轻的时候,需要多出去走走,一是纯粹地旅游,我相信绝大部分的人都很喜欢旅游;二是在旅行过程中接触不同的人,对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对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我在做这个决定还满忐忑的,因为像是一个人在走独木桥,身边的大部分人都在准备读研,或者参加校招,我当时也参加了校招,但是每做一次心理测试越对自己未来道路的规划不自信,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做的是什么。后来我上网找了一些文章做了一些研究,其实间隔年在国外很流行,有些学生在高中毕业后进入大学之前选择一年时间作为间隔年,出去打工来挣学费,有些大学生在大学读书期间选择一年时间出去外面的世界走一走,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做完充分的研究和调查后,我想了想也没什么忐忑的,拿出一年作为间隔年的风险,应届生的毕业身份可以保持两年。所以这一年对我来说基本没有什么损失,于是给自己下目标,给自己一年的时间想清楚之后是要工作还是读研,明确人生规划。在澳洲打工度假的感悟刚到澳洲我第一站抵达的是悉尼,到这里的时候人生地不熟,语言也不过关,工作也不顺利,来澳洲之前找的一家新媒体公司也因为内部出了状态也没能在这家公司工作,刚过来也没什么朋友感觉很孤独,随着口语能力的提高以及得到一些工作经验,慢慢认识多一些朋友,才开始享受澳洲的生活。我在悉尼呆了三个月后就离开了悉尼,来到墨尔本,阿德莱德,珀斯旅行。之前我给自己的计划是在澳洲的每个城市最多呆3个月,每3个月换一个城市,这样一年12个月的时间里就可以深度旅行4个城市。离开了悉尼后我又到了阿德莱德,在阿德莱德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我用的是打工换宿的方式,这样可以深度体验当地生活、锻炼口语又能省钱。我就在阿德莱德两个换宿家庭换宿,在旅游过程中认识的人对自己产生的影响还蛮大的,在第一家的换宿家庭的小孩子(6岁)激发了我想要读学前教育(early childhood)的想法。但是后来中途放弃了申请,一是发现它并不是预期想的那样,二是阿德莱德是我去过的澳洲的第三个城市,还有很多城市等着我去探索,读书不光是看专业、学校还有城市。所以我决定离开阿德莱德,去往下一站珀斯,等去过足够多的城市之后,再做好选择。打工度假的这一年换了不同的工作,服装直播、咖啡店咖啡师、服务员,掌握重要的求生技能,比如包寿司、打咖啡、会做几十种三明治。虽然这些工作都是服务业的,没什么太大难度,但是有的时候工作强度真的蛮大的,而且在服务业呆久了,不只是劳力工作,也是脑力劳动,比如要知道怎么和客人打招呼,能够和客人胡吹乱侃,客人的抱怨要怎么解决等等...我的情商和沟通技巧得到了提升。开阔了眼界,认识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我自从打工换宿后接触的中国人就比较少,澳洲又是一个很多元化的移民国家,我在工作和旅行中认识了来自新西兰、意大利、美国、英国、西班牙、希腊、越南、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朋友,大家有着不同的文化,饮食习惯、穿衣方式、审美...不同文化伴随着的是对同个事情观念的不同,我学会的重要一课是尊重不同的观点,以及不轻易给别人下定义。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是:自我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更独立自主。由于自己主动提出的打工度假,刚毕业的学生没有什么存款,所以这一年路上的开支都得由自己支付。深受澳洲文化的影响这里的孩子18岁以后都自己租房,搬离父母自己去外面租房自己挣钱。在咖啡店工作的同事有些12岁就出来打工了,看到他们做事的熟练程度和认真的态度,真的有点自愧不如,自己在12岁的时候好像只知道学习,做饭洗碗什么的都有父母帮忙。国内外的教育方式真的是天差地别。读翻译学硕士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疫情原因,去年6月份我的打工度假签证快要到期,彼时正好是澳大利亚疫情恶化的时期。不过这只是催化剂,在此之前我就有了在澳洲读书的想法,签证到期和病情原因只不过是逼着我将读书的计划提前了。另一个原因是在咖啡店的同事激发了我对语言的兴趣,由于成长的语言环境的优势,他会英文、普通话、粤语、潮州话和越南话,这让我想起了我在读本科期间也很喜欢语言,学了日语、韩语和法语。所以我就想着我要在澳洲读书,选择读翻译,本身对语言感兴趣,如果之后想移民澳洲的话也是加分项,在2019年10月26日官方宣布珀斯加入偏远地区移民计划,有额外的5分的偏远地区加分,国际留学生毕业后可以申请长达3年的工签。读什么学校呢,既然都在澳洲了,就读个澳洲八大,西澳最好的学校——西澳大学。2020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于第86位。如何申请西澳大学的研究生?申请澳洲大学基本的要求是英语成绩(雅思6.5), 本科成绩单、毕业证书等基本材料。具体的雅思要求要看自己选择的专业,这个可以自己去网站上浏览自己想申请的专业的信息。我觉得申请学校当中最难的一项是自我陈述,比如: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专业?职业规划是怎么样的?等等问题。接下来我要提到的比较重要的一点是找中介,像一个指路人。澳洲中介是不收费的,拿学校给的提成,一般是你交的学费的10%,而且很负责。也可以不找中介,但是既然中介是免费的,为什么不用呢,中介会帮你省时间、精力。中介的效率高,且掌握的信息多,比如奖学金信息,帮你制定时间计划,材料提交进度,当时我的中介协助我完成了自我陈述,收集递交了所有材料,还一直帮我催一下学校那边早点下offer,在我打工度假签证快要过期的时候我拿到了学校的offer。要注意的一点事,你找了中国的中介,同时你也可以在学校的官网上找到学校那边的代理,如果你有具体的关于学校的奖学金、课程信息可以问他们,因为他们会比中介更了解学校的情况,毕竟是学校官方人士。我当时遇到的情况就是,中国中介提交了材料,学校行政那边给的回复却是没有收到,然后我就问了学校代理那边,她帮我催促了学校行政。目前的学习的感受来说因为第一学期都是在上网课,没有太大的感触。但是我个人很喜欢学校的建筑、绿化、环境和整体的氛围。而且我很享受学习的过程,是知识不断推翻、重建、推翻的过程。尤其是现在在写期末论文,题目是《英语文化和澳洲的电影》,是个很有趣的话题。下个星期论文提交后,就迎来了3个月的暑假,11月份到明年2月初,暂时初步的计划是兼职给澳洲人当中文老师,因为我在咖啡店的客人找我当中文老师,我现在在给他们列学习计划,同时我也在申请当国内线上教育机构的英语老师,如果在澳洲想当一个专业的翻译,需要考澳洲认证的NAATI翻译证书,另外毕业后有2年的工签,我会首选在澳洲找工作机会,尝试做翻译的工作。谢谢大家,今天我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对想来澳洲打工度假的朋友有所帮助!

    2020-11-03 09:17:18.01693 人阅读

  • 移民故事|110.一个新移民在澳洲买房的心路历程——Kemmy墨尔本生活分享
    Hello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收到了美移移民的邀请来做这一期直播的嘉宾。我先来自我介绍一下,我叫Kemmy ,在墨尔本已经定居10年时间了,之前我在墨尔本也做过一些视频直播和小视频,但是语音直播还是第一次尝试。辛苦研究生两年后,为何选择在澳洲定居?我在澳洲这边已经生活了10年的时间,先说说为什么我会选择在澳洲墨尔本生活?其实呢,我来墨尔本最开始的前两年是读研究生的,我是在国内先读完了大学然后有点迷茫,不知道以后应该要怎么样去选择就业,以后的路应该怎么走,当时就和家人商量要不先到澳洲读个研究生,到时候读完以后再说。当时我有一个比较好的朋友在这边念大学,正式来澳洲之前,我来墨尔本这边找他玩了六个礼拜,在这六个礼拜里面我非常喜欢这个地方,原来墨尔本是一个这么多元文化的地方,我是国内广州过来的,在广州那边可能我们读大学顶多和广东省里面的同学朋友会经常见面,然后也不太能够接触的到外地的朋友或者说外国的朋友,但在墨尔本这边就不一样,这个是一个非常多元文化非常包容的城市。短短的六周我就感受到全世界不一样的地方文化的一个缩影。我当时也面临悉尼跟墨尔本之间做一个选择,因为这是澳洲的最大两个城市。后来我选择了墨尔本,因为我觉得这边可能更接地气,这边更加有生活的品质,悉尼对我来说可能会有一点点繁忙,最后就选定了这个城市了。移民澳洲后,我如何开展房产投资之路?我来读研究生的时候,我就觉得说澳洲的高等教育真的是非常认真的,可能跟国内相反,这边不是说所有人都可以读大学,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读研究生,所以在这边很多人读完高中以后,随便就去读个大学,不是一定要考名校,或者说去读个大专或技术学院,毕业就去就业了,因为这边的可能白领跟蓝领之间的工薪差距并没有这么远,所以并不是每人都想要去深造去读大学。因为我也是从国内读完大学,我是国内高考以后才出来的,如果说在国内的话,我觉得大学之前的学业的负担非常重。但是在澳洲这边上大学还是很认真的,当时我来这边读的是会计专业,为什么选择会计?因为是移民专业。说到这里之前可能大家有看我的个人简介,说我在对房地产很感兴趣,在这边做一些房产投资。其实我在上研究生的时候,也没有考虑说我作为一个留学生就要在这边买房投资,这个也不实际。当时是怎么跟房地产结缘的呢?当时过来我租了房子,然后在两个房间里面做了两个床位,客厅做了沙发床,然后就分租出去,后来我也是学做爱彼迎,自己发广告,招募一些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房客,就是跟很多不同不同文化的人住在一起,在选择合租人群方面尽量选跟自己文化不太一样的,可以在跟他们做生意的同时,也了解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还是非常有意思的。 当时通过经营爱彼迎或者说做二房东,我真的结交了很多不同文化的朋友,欧洲美洲亚洲都有,当时跟我长时间居住的几个是韩国人、日本人、法国人。我的闺蜜是韩国人,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认识的,认识大概有八九年的时间了,所以我觉得墨尔本真的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它不一样的人种在这里产生很特殊的化学作用。正式毕业之后,因为我自己做二房东租金还不错,我就想如果我工作以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存钱或者说问父母借点资金,或者去银行贷款,然后开始房产的投资,这样子会不会是积累积财富比较快的一条路呢?自己也可能算是一个比较努力的人,之后凭着自己努力赚到了为数不多的积蓄,慢慢开始了澳洲的房产投资。澳洲一直是海外人士投资的一个热门地点,为什么?是因为这边是移民的一个大趋势,很多人喜欢移民到澳洲,感受一下不一样生活环境。马云先生有说澳洲的阳光、空气、水质将会是澳大利亚的下一个金矿。可能大家也有听说过,他自己本人也是很也是很认可澳大利亚,阿里巴巴在墨尔本的金融大街,就是最贵的那条街,也开设了阿里巴巴公司的分部。澳洲是阳光最充足的一个国家,平时在晴天的时候,草坪上都是人,他们干嘛呢?有些女孩子穿着比基尼在沙滩上面晒太阳,我们华人其实是很怕晒黑的,我们喜欢白,但是对他们来说他们很怕自己晒不黑,担心自己看起来太白了有点苍白的感觉,所以他们喜欢健康健美的肤色。为什么澳洲是一个农业大国?因为这边的空气的质量也是挺好的。说到农业大国大家印象就是牛羊很多,的确也没错,我家住在郊区别墅群,从家往外开大概20分钟,我就可以看到绵羊了,一群一群的很可爱。另外水质也是不错的,这边的水龙头打开就是饮用水可以直接喝了。 投资澳洲房产,剁手前请三思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在澳洲投资?通常大家想先买个房为自己的孩子以后上学做打算。根据2020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澳洲有七所高校上榜,最出名的是墨尔本大学。然后新移民喜欢在这边买房,但是澳洲的政府其实做了很多宏观调控,每年都有去调整,因为担心海外人来买房给本地人造成的购房压力过大,所以每年会出台新的政策来保证本地公民的购房权益。但是对海外人士的话你要买房也可以,税务方面的话相对来说没有这么友好,如果说大家有移民需求的话,也可以了解澳洲移民的方式,我本人其实也是房产的爱好者,平均来说可能1~2年我都会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尝试买一个新的房子,即使我是在本地生活的人,但是第一次买房的时候我也没有赚钱,因为投资是有风险的,也是不断尝试不断去累积经验的过程,所以在第二次第三次买房,才慢慢的知道房地产的逻辑。买房不仅要自己做好调查,而且还要请专业的律师。因为在墨尔本或澳洲这边合同上面一定要写律师资料的,你在签合同之前合同没有给律师看过的话,是随时可以取消,这是不成立的。另外要咨询律师相对应的法律事项,然后还有我觉得房产公司当然重要,因为你买个房子未来是要投资的,可能会换房的,这个可能就是一个投资房就是要出租的,所以租赁团队的选择也很重,要选择一个负责任的会计师团队,因为很多海外人士是不知道在这边买了房你有任何的收入你都是需要去报税的,这是大家比较忽略的一个事情,你现在不报税,你过了几年可能十几二十年你要卖房,税务局一笔一笔到时候给你算的清清楚楚的。不是说要打击大家在海外投资,只是告诉大家在海外买房真的要谨慎。因为在国内买房跟海外买房,其实你追求的东西可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觉得我无所谓涨幅反正不是为了投资,是为了孩子有个安全的家有落脚的地方,这个没有问题,但是你要追求投资涨幅或者投资回报的话,可能稍微要做一些调查。墨尔本生活故事分享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墨尔本的生活故事。现在我们全球还是疫情还没有过去对吧?疫苗什么时候出来也真的还不知道,澳洲这边墨尔本的疫情现在也是备受关注的,为什么呢?我说的是墨尔本的疫情不是说澳洲的疫情,因为澳洲是有不同的州政府所管辖的,我们在墨尔本是维多利亚州政府,现在整个维州墨尔本这边是第4阶段的封城,我们基本上从今年3月份开始封存,澳洲整个国家对边境国与国之间边境,还有州与州之间的边境,都是控制的蛮严格的。我们维州跟新州之间要旅游是不可以的,因为现在杜绝怎么说疫情反弹。再过两个礼拜,如果疫情没有新增人数的话,大家可能就可以慢慢回去上班恢复周期旅游了。我们现在预计可能明年初就是1~3月的时候,这个国庆就会解封了,到时候如果大家想要来墨本看看,想要来澳洲看看的话,真的是非常欢迎,我相信你们会喜欢这里的,我觉得澳洲真的是一个旅游胜地,我本人自己也是非常喜欢旅游的,我在澳洲我觉得最漂亮的地方是叫做alley beach,在昆士兰的一个地方。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白沙滩,这个是全世界第二美的沙滩,但我觉得在我心目中是美的。看过去就是一片雪白色,配上它的蓝天白云,因为它是受保护的景区没有遭到破坏,自然景观非常好。我们去的时候是夏天,坐船去沙滩到一个爱心形状的小岛,你们看到我发了图片了吗?是不是很美?真的是我在澳洲最喜欢的一个旅游景点了,而且听说是拍拖圣地如果去那边什么求婚一定会成功的,非常浪漫。因为我是在墨尔本生活,所以为墨尔本宣传一下,墨尔本其实有很多很丰富多彩的活动,我自己也比较喜欢户外活动,我有去骑马,还有在维州这边坐热气球,我本来是打算下一个出去玩的目的地就是去看鲸鱼。全球最大的哺乳类动物,想要出海去看鲸鱼,看它们游泳的样子,想象一下应该是非常壮观的画面了,这个比任何其他的自然景色更吸引我,所以我已经定好了行程,只要疫情结束我就出发。大家有什么问题的话,欢迎提问。

    2020-09-15 09:12:54.01554 人阅读

  • 移民故事|107.自己选择的路,要拼尽全力走下去——Winnie澳洲留学所见所闻
    移民故事107来自美移移民00:0026:10Hello大家好,我是Winnie,来澳洲已经四年了,目前阿德莱德大学金融专业研究生在读,本科毕业于南澳大学会计专业,我现在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实习。人生座右铭,只有把不喜欢的事情做好,才有资格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不可能事事都朝着自己喜欢的方向发展,所以我们需要先沉淀自己,把眼前的机遇把握好,等待厚积薄发的那一刻。今天非常开心在这里可以分享我的在澳留学经验,也非常感谢美移移民给我这个机会。一、为什么选择来澳洲?都说没有经历过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而我不但经历了高考,还特别印象深刻。记得刚考完语文的时候感觉发挥得不好特别担心,我妈妈给我送饭的时候看我闷闷不乐,就说“你尽管考,考砸了没有关系,你老妈帮你想办法”,接下来的几门课的考试因为这句话而变得压力小了一些,最后考了一个还不错的分数,但我妈妈还是选择送我出国锻炼一下,选择了2 2的课程,国内两年在南京大学学习国外的对接课程,之后两年出国学习。当时在澳洲和美国之间纠结了很久,最终选择了澳洲,因为相对来说更安全。事实证明澳洲的确是一个非常和平的国家。2016年的9月份和几个国内的同学一起来到阿德莱德,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过这个城市,相比墨尔本和悉尼,这是一个很偏僻、很安静的城市,被列为澳洲的偏远地区。当初选择来这里,是因为看到这里有5分的偏远地区移民加分,虽然当时没有确定想要留下来,来到这里也算一个契机。或许有人会说只是五分而已。5分并不多,但是每一个身在澳洲想留下来的人却深有体会,有时候就是因为差了这个5分而与澳洲的绿卡错失良机。初来乍到这个城市特别新鲜,我是一个特别不怕生的人,对周围环境适应特别快,所以对于出国这件事,我就当成了换了一个学校读书。刚到这里第一天,遭遇了南澳几十年来难遇的大暴雨,全城停电。那会我还在街上转悠买被子,很多商店因为断电都关门了,差点就没买到被子。我朋友拍下了一张特别经典的图,街边的垃圾桶里竖满了被风吹坏的伞,以至于我到现在都难以忘掉当时的场景。刚下飞机在去住所的路上时,看了一下这个城市,这里没有高楼大厦,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这里被广大留学同胞形容成 “阿村”。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不愿意来这里生活,而我是个例外。没出国前,我是一个喜欢到处跑到处玩的人,可能因为地理因素,现在的我越来越宅,因为每天都很忙碌。二、澳洲生活的优缺点是什么?好的方面:这部分的优缺点是跟国内、或者其他国家的一些对比,相对来说比较好的地方。(1) 澳洲相比于其他欧美国家来说,最大的优点就是,和国内没什么时差,所以生活和国内还是很同步的。最大的体现就是在和家人视频的时候,不用去计算时差,每天结束以后 大家都歇息下来,可以来一场视频,所以出国对我来说的感受就是换了一个地方上学而已。(2) 虽然我们这里是小城市,但是小城市也有小的好处。在这边可以买到国内正常的蔬菜,中餐馆也很多 集中在中国城这边,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而且新冠病毒来袭的时候,因为小城市的人口少,传播速度慢,边界封了以后很容易就控制了。当墨尔本爆发第二波疫情而封城的时候,南澳这边 几乎是0增长,我们这里还能正常生活,正常工作,所以这也是我非常庆幸的一点。(3) 生活特别自在,这边的人都特别随性,没有加班这一说,到点就下班。生活压力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大,生活节奏也没有那么快,所以他们都说澳洲适合养老。这边空气特别好,因为人少,所以污染也少。这里是一个贴近大自然的地方,街上有成群的鸽子在路边漫步,还可以去动物园近距离接触动物,给袋鼠喂吃的,还可以抱考拉拍照。(4) 国内很多报道会说澳洲的人排外、包括时常会有留学生被打的事件,其实我在这里四年了,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可能也只是少数情况被媒体无限放大,以至于被一些政客说成了普遍现象。现在中澳关系有点紧张,媒体的话只能信一半。总会有小伙伴问我说,你们那里是不是特别恐怖,排华特别严重,其实除了从媒体上知道一些排华的消息,这边并没有太多的动静,就像往常一样生活、娱乐。我在这里遇到的老外都特别友善,如果他们对你夸奖 那一定是发自内心的,而且他们不怕害羞,有什么就说什么,可以说非常耿直了。没有那么好的一面:(1) 价格很贵,特别是对于那些用国内收入过来生活的人来说。比如 在外面吃一个单人餐要15刀左右,换算成人民币就快80了。学费对于很多人来说 价格也很高,一门课4000-5000刀,算成人民币的话要2万人民币一门课,本科三年一共24门课,这样算下来学费特别高昂。房租的话,因为我们地区偏远,所以每周200刀左右,一年下来5万人民币左右。但如果在悉尼、墨尔本的城市,可能要达到$300一周。所以如果不在这边工作的话,把澳币乘以5以后换算成国内人民币,东西就显得尤其贵。(2) 夏天的时候特别热,紫外线很强,出门玩防晒措施一定要做好,不然皮肤会出问题。久而久之你们会发现 在澳洲读书的同学,经过了几年的洗礼,发量都特别感人,因为这边的水质很硬,在不知不觉中可能就秃了。(3) 澳洲地广人稀,比较大的也就那么几个城市,不像国内好玩的地方很多。地大物博的话很多地方都需要开车前往,如果不会开车的话就只能坐车去到周边的景点,局限性很大。不过这里很适合喜欢宅的人,也适合养老。(4) 关于工作,曾经听很多人分享自己的工作经历。因为国人对于澳洲这个国家总归是外人,所以想要在一个公司里面爬到一个非常高的位置,是特别困难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政府部门亚洲面孔很少。三、平时闲暇之余都喜欢做些什么?因为我们这里偏远地区,能玩的东西不如悉尼、墨尔本那么多。所以兴趣爱好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的兴趣爱好很广泛,喜欢唱歌、旅行、摄影、视频剪辑、游戏,目前还在学习播音主持和配音。工作以后发现,音乐对我来说真的是可以缓解压力最快的方式了,所以下班后都会哼两句,平时也会和朋友去KTV这些地方。曾经我也是一个追星女孩, 从儿时记事的时候就开始喜欢周杰伦,在2018年的4月,我在悉尼看了他的第一场演唱会,就在离舞台20米远的地方,特别开心。后来他说了这么一句话 “一首稻香送给远离家乡 很想回家的学子”,这句话让我瞬间泪奔。不得不说 国外人少 所以场地就特别小,所以能看清周杰伦在舞台上的样子,后来我在国内也抢到了他的票,虽然买的是内场,但是依旧看不清人脸。关于旅行,大学时期曾经当了一段时间的旅游博主,那会在国内可以到处玩,但是来了澳洲以后局限性特别大,每次飞回国参加活动都特别波折,再加上要上课,所以这块就基本放弃了,旅游就纯粹变成了我的爱好。来澳洲四年了,其实第一年就把澳洲玩的差不多了,因为澳洲的学制 每个学期都会有两周的期中假期,这会就可以到处玩,比如悉尼、墨尔本、Perth、凯恩斯大堡礁、布里斯班、黄金海岸,基本都去了一圈。出去玩就会提前搜好路线 游玩以后写一些攻略,把这些天住哪里、怎么去景点都记录一下,还有做一些Vlog视频放在社交媒体上,一是记录自己的生活,二是可以为即将出行的人提供一些帮助。如果有小伙伴喜欢潜水、开飞机的话,澳洲绝对是首选。大堡礁的潜水水域是非常干净的,而且清晰度很不错。但是随着去那里的人越来越多,难免会有污染。水质就会开始变浑浊。因为我是一个旱鸭子,不会游泳,对大海也有恐惧,所以去大堡礁的时候潜水只是潜到水下三米左右便上岸了。凯恩斯除了可以潜水,还可以跳伞、坐热气球。我是一个没有那么喜欢刺激的人,所以热气球更加适合我。凌晨三点就要出发去集合,因为要赶着日出的时候坐上热气球去看日出。后来我们还经历了一次热气球的打包过程,还是非常有趣的。每当圣诞节来临的时候,各大商场都会有促销活动,有时候甚至会有五折的折扣出现。第一年在悉尼参与了一次boxing day,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人山人海,可能平时见过的人加起来都没有那天街上的人多。如果去墨尔本,那一定要自驾游去大洋路好好玩一圈,因为随行的小伙伴都不会开车,再加上大洋路的路非常难开,所以如果是从国内转的驾照过来,一定要先熟悉车的构造,因为方向盘是在右边的。最近迷上了汉服,也会用快递从国内运一些汉服过来穿着出去玩,闲暇之余周末也会跟小伙伴一起去到周围的景点,穿汉服出门玩非常抢眼~之前我提到的老外耿直就是因为每次穿汉服出去玩都会受到一堆夸赞,我觉得这个也是一种文化传播方式吧。四、回国还是留下来继续奋斗?我相信很多在国外的人都会纠结这个问题,回国或许会不甘心,但是留下来又特别难。最近因为疫情,很多小伙伴买着3万一张的机票回国了,而我选择继续坚守在这里。最初和我一起来到这里的朋友,最后分别去了不同的学校读研。也只有我选择在这里继续读研。当时我拿到了澳洲国立和悉尼大学的offer,但是我都放弃了,因为去了别的州就没有办法使用偏远地区毕业生的优惠政策。也希望自己能通过努力证明放弃是对的,不要让自己留遗憾。接下来再说说澳洲吸引我想留下来的的原因。最明显的就是这边的工资系统。我有算过一笔账,澳洲的最低工资标准是20刀一个小时,每周38个小时,算下来就是760刀,除去房租、生活费这些,一周也能存留下来400刀左右,所以,靠澳洲的最低工资标准就能完完全全养得起自己。这也是最吸引我的一个点。相反如果回国的话,从大学开始我接触到的都是澳洲的法律制度,专业课会计也是根据澳洲的计算规则来的,所以回国的话就是一张白纸,需要从头开始。我比较擅长做自己熟悉的事情,因为这样会让人更加有自信。第二,国内竞争压力大,同一个岗位应聘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且实习生刚开始的工资算下来很可能养不起自己,所以我害怕回去,想的是 哪怕在这里留不下来,多工作工作积累经验,也是比一毕业就回国要来的实际一些。

    2020-08-25 09:25:40.01633 人阅读

158****8350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38****7918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39****2747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91****7401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34****0580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66****2786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50****6026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37****1990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82****3806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159****0398加入了移民交流群
在线咨询 立即评估